我们知道水的比热容大,就是说与固态物质相比,在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上升速度比固态物质慢。
当到了夜晚,水的温度下降的速度也比固态物质慢。
固态物质温度上升比气体快,是因为固态物质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强,粒子间距小,聚集度高。
导致固态物质在太阳射线的作用下,接触面积广,放热系数大。
而水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弱,粒子间距大,聚集度低。
导致水在太阳射线的作用下,接触面积小,放热系数小。
物体放热是因为其结构稳定性破坏了,于是才会放热。
比如金属在太阳的照射下,有极高的温度。金属不存在先吸热,再放热。而是金属在太阳的照射下,表面结构稳定性被破坏,于是放出大量热量。所以,我们才会觉得金属很烫。
吸热是吸热,放热是放热,两种情况要区分开来。吸热不是吸收热量,而是吸收射线。放热才是放出热量,它是由于射线破坏自身结构稳定性,才会放出热量。
到了夜晚,水的温度下降速度比固态物质慢。是因为固态物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其修复还原能力强,当固态物质其结构稳定性平稳后,几乎不再放热。
所以,到了夜晚。水的修复还原能力弱,它就一直在放热。固态物质修复还原能力强,于是不再放热。
南方的南风天会觉得燥热,北风天会觉得凉爽。
这是因为南风天是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带有湿气。
这些水汽温度上升比地表慢,假设有A、B两地,水汽在B地点。
B地点由于大气层水汽数量多,因此地表温度低。
A地点没有水汽,它在太阳直射下,温度高,固态物质传递温度快。
因此A地点的温度会传递到B地点。然后B地点的温度会从地表传递到水汽中。
所以会出现两种情况,A和B连线的延长线上有C地点。如果A点和C点的电势差大,那么在B点的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风的流动。
如果A点和C点的电势差小,由于A点的温度流动是从地表流动到B点。
所以,我们在B点几乎感觉不到风的流动。因此,我们会觉得闷热。
为什么风的流动会使我们感觉到凉爽呢?
因为风是气体,气体中有各种比热容不同的物质。当人体接触到比热容大于人体的物质,也就是当人体接触到温度低的物质,就会觉得凉快。
而气体的流动,就是使人体接触这些物质的频率增快。因此气体的流动会使人觉得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