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锳在贵州担任知县、知府期间,严厉打击土匪,处事果断迅速。他为了摸清楚土匪的情况,多次到匪患最严重的地方去实地调查。在了解到详细的匪情后,张锳及时向云贵总督进行汇报,云贵总督又奏报朝廷,经与兵部商议后,调荆州将军苏勒芳阿前来贵州剿匪。
苏勒芳阿来到贵州后,认真听取张锳的建议,采取诱攻的方式,攻陷了土匪的老巢。怎么处理俘获的土匪呢?苏勒芳阿将匪首全部处决,普通匪卒则全部释放,允许其回家务农。这样一来,当地匪灾得到了平息,还了老百姓安宁的环境。
张锳是一个读书人,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1841年,张锳升任兴义知府。当时,兴义城举行院试的地方在城外,已经破烂不堪。张锳为方便童生参加院试,与府属各州县商议,计划在城里修建一座新的试院。修建新的试院,当然是好事,可钱从哪里来呢?张锳多年任职知县,省吃俭用积攒了1000两银子,他全部拿出来,投入到修建工程里。
在张锳的带动下,兴义城的士绅商人纷纷慷慨解囊,一共筹措了30800两银子,建成了新试院。新试院规模宏大,布局精巧,有房舍209间,能够容纳1000多名童生参加考试。
新试院建成了,得有读书人来参加考试啊。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贵州人穷,许多人根本就供不起孩子读书。张锳便拿出一部分公田出租,将所得的租金用于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聘用费,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求学、读书之风开始盛行起来。
张锳在安龙当知府时,经常在夜里派两个差役在全城巡逻。干什么呢?他们一个提着灯笼,一个挑着桐油篓,游走在大街小巷。遇到有读书人挑灯夜读时,便为他将灯盏加满油。
这样的事情,张锳干了13年,不管天晴下雨,夜夜如此。安龙的老百姓非常感动,从此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知府大人的厚爱。
在张锳的悉心栽培下,安龙文风大盛,在10余年间考取进士2名、贡生8名、举人20余名。
不仅如此,张锳为读书人添加灯油的故事,逐渐演化成一个词语“加油”,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