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仲夏,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由来的众多说法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一说。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提起端午节,一般的人多数会想到吃粽子和赛龙舟等节日的活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做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追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屈原。他是历史上相当有才华的人物,特别是他的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很值得我们现在的人思考。
屈原知识渊博、志向远大,管理与治国能力较强,而且能言善辩,能说会道。是楚怀王的得力辅臣,深受楚怀王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屈原家族在当时的楚国是三大贵族之一, 先祖多在楚国担任显赫要职,他本可以为了一己私欲继续扩张贵族的利益,欺压平民的权益,但为了心中道义,为了心中的富强大楚梦,为了楚国富强、为了天下苍生去与贵族阶层征战对抗。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自此开始,屈原的后半生基本就在流放中度过的了。屈原平生经历两次流放,仅第二次流放,就长达十八年。失意的屈原在流放期间,把满腔爱国热忱倾泻到诗句中去,其中就有著名的《离*》。
其实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屈原,如果想阿谀谄媚楚怀王,是可以写出无数动人的诗篇去讨得君王的喜欢的。可他不愿意,他不愿意违背本心,阿谀奉上,他不愿意泯灭良知,坐在贵族的高台上,继续啃食着平民的血肉。
公元前278年,楚国京城郢都被秦军围困,屈原不愿看到楚国沦亡,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加上满腔的意难平,在五月初五,抱了一块大石头,投进汨罗江(今湖南省东北部,湘江的支流)自*了,这一年他六十二岁。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
据说,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由来。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屈原的诗意浪漫、爱国情怀、宁死不愿折节的风骨早已融铸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和信奉。
同样,屈原与楚国的历史,对我们经营企业也能带来重要的启示。
从做企业的角度上,要痛定思痛,追忆更要敲警醒,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上级领导对人才使用的一种缺陷。当时的国王若能够很好地听取忠言、分清是非、善用人才,中国的历史完全可能被改写,楚国不致于快速败给秦国,怎么样任人为贤是企业经营的大智慧所在。
从管理者的角度上,管理者要有容才之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才有所长,就有所短。人才优点突出时,缺点也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高管要有容才之量,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能容人,就不能容才。要放弃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用人态度。高管的事业应该是重于个人尊严。为了事业,放下面子,放下尊严,在企业里容纳真人才,任用真人才,信任真人才。
从被管理者的角度上,仔细思量,若不是其过于直率,不善于与上级沟通,也不至于落个如此的下场。好的建议不但没有采纳,反而经常冲撞上级,毕竟像李世民那样领导是少之又少,君不见,魏征也差点被李世民送上断头台。这是给被领导者敲的一记警钟。所以,任何一个职场人士尤其自侍人才者在过端午节时亦需要自我反省与总结,要学会好好推销自己和自己的见解。否则亦会像屈原一样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下场。
端午节到了,感谢屈原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注入了一笔浓墨重彩,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屈原的高尚人格连同他的诗歌,早已化为历史夜空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永远温暖着我们相通的心灵,祝福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