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什么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句话谁说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3 18:51:4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就是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他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大风歌》是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打败项羽又平定了黥布之后,路过他的家乡沛县时所作。前两句充满了一种霸气,但最后一句却流露出了他对天下尚不安定的担心。

下面先讲有关刘邦的3个故事,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大风歌》这首诗。

第一个是两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1)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只称刘邦的父亲为“太公”,称其母亲为“媪”。后人根据这个记载,就断定刘邦出生于农家。《史记》里还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刘邦的母亲一次在湖边睡着了,刘邦的父亲出去找她;走到湖边时,发现有一条龙正趴在她身上。结果,回家后她就*了,后来生下了刘邦;还说刘邦长得“隆准而龙颜”,就是高鼻梁,面部有点像龙的样子。

(2)刘邦曾经当过亭长(据说就是管十里以内的乡间小官,主要负责治安)。一次,他奉命押送一批刑徒去骊山服劳役,结果半路上很多人逃跑了,刘邦任其逃跑,也不去追赶。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表示愿意跟他一起逃亡。他们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有条大蛇拦路,大家无法前进。这时,刘邦分开众人独自迎着那蛇走过去;只见他手起剑落,那蛇被拦腰砍成两截。又走不远,他们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啼哭,问原因,她说:她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了。

你看,这两个故事显然是刘邦当皇帝后人们编造的;目的是要人们相信刘邦是真龙天子,他当皇帝是天意!

第二个是鸿门宴的故事。刘邦同秦国的军队作战时,首先攻占了咸阳,同时守住函谷关,企图称王。项羽得知后,觉得刘邦抢了他的头功,非常生气。于是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就带领40万大军驻扎在鸿门,准备一举消灭刘邦。当时,刘邦只有10万人马,如果与项羽对抗,必然是一败涂地。于是聪明的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意见,立刻亲自到鸿门求见项羽,说了下面一些意思的话:他派军队把守函谷关,不是不让项羽进来,恰恰相反,正是等着项羽来接管的;只是因为事情太多,加之路途遥远,未能及时报告,还请将军恕罪。项羽信以为真,不仅没有*他,还摆下酒宴招待他。但是,按照项羽和他的谋臣范增原来的意思,是要*掉刘邦的。结果,由于刘邦一番请罪的话,使得项羽改变了主意。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的灵活机动与深谋远虑,也可以看出项羽的优柔寡断与目光短浅。

第三个是刘邦善于用人的故事。刘邦战胜项羽后,曾在洛阳大摆酒宴,他趁着酒兴问他的部下:“各位王侯将领都说说,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他的部下都讲了各自的看法。刘邦听后,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军帐内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我不如萧何;率领千军万马,打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但这三位豪杰,我都能重用他们: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有范增给他出谋划策却不利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部下们听了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现在我们还是解释几个词语:1.威:威望,权威。2.加:施加。3.四方:指国家。

最后,赏析这首诗。

第一句诗是“大风起兮云飞扬”。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写他回故乡时的天气情况的。其实,这句诗正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展现了秦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的形势。我们从这句诗里似乎可以听到陈胜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仿佛可以听到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的状语。当然,更能够感受到刘邦这位胜利的英雄在狂风暴雨中、在惊涛骇浪里的奋斗精神,以及终于横扫天下的不可阻挡的气势。

第二句诗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句诗承接第一句,写出刘邦在血雨腥风中,身经百战,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特别能逼得“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走投无路,最终自刎于垓下。现在刘邦夺得了天下,以皇帝的身份荣归故里,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势与力量呀!诗中一个“威”字,使读者似乎觉得刘邦才是“拔山盖世”的英雄;而其中的“海内”一词,更使读者好像看到了刘邦所统治的天下是何等的无边无垠呀!至于“归故乡”3个字所包含的那种复杂的思想与情感,恐怕连刘邦自己也无法表达出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内中所包含的,绝无“得意忘形”这样的意思。

第三句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一个成语叫“衣锦还乡”,有些人说这个成语即源于《大风歌》,而且赋予这个成语一种贬义,好像说刘邦当年“归故乡”就是忘乎所以与得意洋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看,这首诗里哪一句表现了刘邦的忘乎所以与得意洋洋呢?恰恰相反,这首诗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恐怕正是刘邦这位开国之君既不同于项羽的刚愎自用,也不同于秦始皇的追求长生不老。他没有沉浸在“威加海内”的歌舞之中,也没有陶醉在“归故乡”的欢呼声里。他清醒地知道,现在如果稍有不慎,这个天下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我认为,最后“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句,乃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这句写得最精彩,而且最能表达刘邦高瞻远瞩的胸怀与居安思危的思想。因为他深深地懂得,秦始皇的天下只传了两代就灰飞烟灭了;他也清楚地知道,当年威震天下被世人称作“盖世英雄”的项羽,只称霸了几年也不免“别姬”的悲惨结局。

刘邦当然希望他的江山能够世代相传,可是,他环顾海内,不安因素太多太多,内忧外患非常严重。如果没有真正能够安内御外的“猛士”,他得到的“海内”“四方”,其结果也必然会与他们一样!司马迁在《高祖本纪》里这样写道:“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读了这段话,读者也许会同意我的分析!

所以,我觉得《大风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对任何一位读者都会有很大很多的启发;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绝对不同凡响;如果用“表达了刘邦重返故乡的得意之情和安邦定国的迫切心愿”这样的语句来概括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那简直是对作者的亵渎。

我的文章也至此打住,因为我怕再写下去,有好多人会来嘲笑的!

,

栏目热文

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骓不逝读音(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读音)

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骓不逝读音(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读音)

古诗词有个很特别的类型——帝王诗,也就是君王写的诗。最知名的可能要数楚汉相争的两位主角,项羽的《垓gāi下歌》和刘邦的《...

2023-12-23 18:51:16查看全文 >>

力拔山兮气盖世兮什么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翻译及赏析)

力拔山兮气盖世兮什么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翻译及赏析)

【重点词句梳理】 项王军壁【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夜:名词作...

2023-12-23 19:23:02查看全文 >>

力拔山气盖世的下一句(力拔山河气盖世下一句怎么说)

力拔山气盖世的下一句(力拔山河气盖世下一句怎么说)

重温经典《垓下歌》项羽〔两汉〕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字词注释垓(gāi)下:古...

2023-12-23 18:53:06查看全文 >>

力可拔山兮气盖世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原词)

力可拔山兮气盖世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原词)

红网时刻株洲2月6日讯(通讯员 佘婷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渌口公安分局渌口派出所的新警尹凯帆放弃春节休假,...

2023-12-23 19:02:57查看全文 >>

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含义(时不利兮骓不逝这首诗什么意思)

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含义(时不利兮骓不逝这首诗什么意思)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足以惊神泣鬼的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怨愤和无可...

2023-12-23 18:36:19查看全文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什么意思(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是什么意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什么意思(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是什么意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寒风凛冽, 才懂得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由此来比喻君子之行如松柏之后凋,能够抵御各...

2023-12-23 18:35:16查看全文 >>

拔山兮气盖世下一句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下一句怎么对)

拔山兮气盖世下一句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下一句怎么对)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都还是有崇拜英雄的传统的。虽然这些英雄大多数都以悲剧收场,但是却可以收获很多人的人心。虽然说历史...

2023-12-23 18:46:27查看全文 >>

宁移白首心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纵有千般难不坠青云志什么意思)

宁移白首心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纵有千般难不坠青云志什么意思)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有记载:“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

2023-12-23 18:48:21查看全文 >>

拔山盖世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的成语故事30字)

拔山盖世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的成语故事30字)

【释义】 单枪匹马:兵士们被打得四散而逃,自己的弓箭武器也残缺不堪,曾经的雄威受到了严重挫折,经过浴血奋战,一个人独自骑...

2023-12-23 18:46:02查看全文 >>

力拔山兮气盖世全文什么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出自哪里)

力拔山兮气盖世全文什么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出自哪里)

从古至今,豪放大气的诗句不胜枚举,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

2023-12-23 18:46: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