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杀鸡吓猴的来历(杀鸡吓猴背景)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3 19:14:2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鸡给猴看“是民间通俗说法,源自成语“*鸡儆欺”,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身边其它的人。那为什么一定要*鸡给猴看,真的能达到“儆猴”的效果吗?

  众所周知,做为灵长类的猴子很聪明,要想抓住它并不容易。即使抓到了,它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听从人类的指挥去表演规定的动作。于是有人想出了*鸡警告猴子的妙招。因为猴子很害怕血,驯猴的人只要把鸡在猴面前宰*,猴子看到鸡被*后浑身鲜血就会害怕,为了保命,就变得非常听话。

  传说中《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就是一个喜欢“*鸡儆猴”的人。据说周朝灭了商纣,急需一批人才来协助治理国家。当时齐国有位贤人叫狂橘,很受地方上人士推崇。姜子牙曾经慕名拜访多次,但都吃了闭门羹。姜太公一怒之下把他*了,后来果然再没人敢不接受朝廷的召唤了。

妲己也是另一个喜欢这样做的人。那时候,天下不再太平,民不聊生,诸侯反叛。妲己也是为了*鸡儆猴,她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加,旁边那些人看到瑟瑟发抖,再也不敢存有逆反之心。这也是“*鸡儆猴” !

*鸡儆猴其实是领导管理者最喜欢的一种常见的权术之一。在遇到意见分歧,工作受到阻挠的时候,为达到步调一致的目的,表现出自己的严明法度,掌握生*大权的人就可能用*鸡儆猴来达到树立威信,贯彻执行的目的。

,

栏目热文

麻雀不走路的典故(麻雀飞枝头的典故)

麻雀不走路的典故(麻雀飞枝头的典故)

睡前故事 | 麻雀为什么不会走路鸽子妈妈生了三个蛋,三个蛋孵出三只小鸽子;三只小鸽子都长了一身茸毛,可爱极了。鸽子妈妈非...

2023-12-23 19:35:06查看全文 >>

搏狮者不抓兔的典故(将军赶路不赶兔典故)

搏狮者不抓兔的典故(将军赶路不赶兔典故)

民间故事不听老人言。阿豪深知狮子的狡猾,他机智地回答:狮子大王,我非常感谢您的赞美,但是我并不想成为王,我只希望带着我的...

2023-12-23 19:09:38查看全文 >>

鼠有鼠道蛇有蛇出自哪里的典故(与农夫和蛇寓意相反的典故)

鼠有鼠道蛇有蛇出自哪里的典故(与农夫和蛇寓意相反的典故)

《义乌民间方言俗语趣谈》五十四篇“蛇有蛇路,鼠有鼠路,狐仙怪鬼,遵规有度。”释义:这句俗语指,世间万物都遵循一个生存法则...

2023-12-23 19:47:32查看全文 >>

猪与猿猴不到头的典故(猪和牛的典故)

猪与猿猴不到头的典故(猪和牛的典故)

有一首合婚歌诀道:“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断,猪见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正...

2023-12-23 19:10:08查看全文 >>

木雁之间龙蛇之变典故(木雁之间龙蛇之变的故事)

木雁之间龙蛇之变典故(木雁之间龙蛇之变的故事)

木雁之间、龙蛇之变的典故均出自《庄子·山木篇》讲的是有一天庄子带着几个弟子在山中漫步,看见一棵百年大树,枝繁叶茂,伐木工...

2023-12-23 19:18:56查看全文 >>

妖猴的来源(500年的妖猴)

妖猴的来源(500年的妖猴)

一、我会写唤huàn(唤醒、叫唤、呼唤)纪jì(世纪、纪念、纪年)技jì(技艺、技术、口技)改gǎi(改正、修改、改变...

2023-12-23 19:06:14查看全文 >>

石猴捂眼睛的典故(花果山下来的猴典故)

石猴捂眼睛的典故(花果山下来的猴典故)

日前,晚报小记者团走进青岛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在馆长的带领下,了解柱础、瓷凳、屏风、景泰蓝等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古物知识,...

2023-12-23 19:19:31查看全文 >>

杀鸡恐猴的典故(杀鸡儆猴典故的由来)

杀鸡恐猴的典故(杀鸡儆猴典故的由来)

杀鸡儆猴 春秋时期,齐景公命田穰苴领兵攻打晋燕,宠臣庄贾监军。穰苴下令第二天上午在营中点卯。网络漫画 次日,除庄贾外,全...

2023-12-23 19:44:42查看全文 >>

杀鸡吓猴的由来(杀鸡吓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杀鸡吓猴的由来(杀鸡吓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猴年的正月初一,黄鼠狼出去拜年,正好拜到鸡门口了,鸡隔壁的邻居猴子看不过去黄鼠狼先给鸡拜年,大声呵斥黄鼠狼说今年是猴年...

2023-12-23 19:17:42查看全文 >>

猴见猪掉眼泪的来历(猴子下山的寓意和象征)

猴见猪掉眼泪的来历(猴子下山的寓意和象征)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作为一个团体就可能会分帮结派,唐僧的取经队伍也是一样,师徒四人派别分明。由于看问题、做事情的角度不...

2023-12-23 19:42:5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