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高柳乱蝉
现如今,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出门自然是更好的选择;同时,锻炼身体提升免疫力也变得尤为重要。就这样,可以实现不出门 锻炼的室内运动走向流行。当然,我其实很希望大家是发自内心地想去锻炼,要不然真的可能就三分钟热度,而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如果你做好了坚持锻炼的心理准备,那么,必要的室内运动器材可以帮你做得更好(课程科学)、坚持更久(社群有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和认识,为大家总结3类室内运动器材的选购攻略,希望能给迷茫的你一些有益的参考。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文。
1.跑步机1.1 跑步机选购攻略(1)跑步机跑步 vs 路跑
了解跑步机跑步与路跑的特点,其实还是蛮重要的。一是跑步机的优点,前文已经提及;二是路跑的优点,很有可能就是跑步机的缺点,所以如果在这方面进行改良,无疑能使跑步机的适用场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我们来看一下二者的特点对比: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路跑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人物,可以享受坡度、风阻等训练条件。但是,跑步机发展到现在,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已经可以有不错的解决方案:比如,有的跑步机机型会搭载实景模式,如果使用场景投屏的话,沉浸感其实也不错。除了实景模式,也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听音乐、跟随教练课程来摆脱跑步机上跑步的无聊感觉;跑带过窄可通过选购跑带宽机型解决;坡度这样的功能,在很多跑步机上也可以调节实现,甚至坡度档位比路跑更精细。
(2)结合预算,看菜下饭
选购跑步机,自然也要结合个人预算,毕竟有的商用型跑步机,价格都已经大几十万了,也不是本文想跟大家讨论的范畴。我的期望是让大家能找到一款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既能满足日常家用,又负担得起。
不过选购时就要认真对比参数,或者所在的城市有对应品牌的门店或展销会,可以去实际体验一下,得到的反馈会最真实。不过,咱虽然都追求性价比机型,但还是要好好比对、体验,可不能光图便宜买低价产品,请回来一个缓震差、功能少、噪声如雷鸣的“大爷”,那可真就“吃灰警告”了。如果预算足够、又追求极致功能的话,选购高端品牌,完全有可能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3)足够智能,锻炼更高效
相信小伙伴们都注意到了,现在各类产品的智能化可以说都逐渐走向深入,比如AI空调、智能门铃等,本来不智能的变智能,本来智能的变得更智能。
在此大环境下,跑步机也增添了智能属性,比如,我之前的跑步机就有支持天猫精灵、腾讯连连、米家等智能平台的。
(4)可调坡度,路跑优点搬回家
“跑步伤膝盖”的言论由来已久,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初跑者不顾自身身体情况,急于上强度、走量,或者没做好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为了让自己跑得更轻松、伤病风险更低,做好腿部力量训练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使肌肉和关节更强壮。那么,腿部力量可以怎么练呢?

▲常见的方法有深蹲、靠墙静蹲、台阶提踵、台阶单腿提踵、反向弓步、跳跃弓步、跳箱子、单腿硬拉、滑冰跳跃等动作,或者爬楼梯、跑山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跑步中,对下肢力量的常见训练办法则是跑山。这是户外跑步相比很多跑步机的显著优势,因为很多跑步机是没有调坡度功能的。所以,拥有调坡度功能的跑步机,就可以在室内完成在室外同样的训练效果,使训练过程变得高效。
(5)调速范围宽,想要的高速它得有
跑步机支持的最大配速,与其电机功率直接相关。最大配速过低的话,非常影响训练节奏。比如我最早用过的一款跑步机最高配速仅14km/h,而我现在在用的一台跑步机最高配速可以达到18km/h,比较符合我的使用需求。
不过这个最高配速并没有统一标准,具体的还是要结合自身需要来选择的,对于初入跑门的小伙伴,18km/h这样的高配速,一方面功能过剩、浪费配置,另一方面增加了预算,没有必要。
(6)跑步机伤膝盖?减震很重要
很早以前,就有“跑步机伤膝盖”的言论,但其实这个言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减震技术不到位。减震技术到位的话,在跑步机上跑步的冲击比路跑低多了(路跑常伴随水泥路、柏油路等较硬路面),我跑了7年,多少次路跑了,膝盖都好好的,就更不用说减震到位的跑步机了。
那么,跑步机一般会采用怎样的减震技术呢?撇去一些花里胡哨造名词的说法,主要包括弹簧减震、悬臂式减震、气囊减震、材料减震等几种方式。

▲当然,跑步机的最终减震实现,其实未必就只是靠一种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减震方式的组合。比如上面的奔驰六级减震,减震作用就比较综合,成本也随之增加。小伙伴们可以结合自身预算来选择,我是不太相信“物美价廉”的,毕竟品牌方又不是傻子,但“货真价实”的产品还是有的,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7)速度输出是否稳定?承重多少?还得看电机
关于跑步机的持续输出功率,专业上已经做了界定:家用跑步机一般持续输出功率在2.5马力以下,最高时速12km/h的跑步机持续输出功率一般为1.0-1.5马力,可以承受80kg左右的体重;16km/h的跑步机持续输出功率一般为1.5-2.0马力,可以承受80-120kg左右的体重;如果体重超过120kg,则需要持续输出功率在2.5马力以上的跑步机了。
体重过大(90kg以上?)我是不建议直接跑步的,可能膝盖的负担会比较大,可以从慢走(可以用跑步机的慢速档位)和控制饮食开始,先减重,再考虑跑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