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04 08:52: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前言

记不清听哪一位教授的课程,说到中国文学史,基本就是一部诗歌史。虽然有点偏颇,但是我们的哪一个朝代的文学史上,能缺少了诗人和诗歌吗?

本文2800字的篇幅,几分钟的时间,说一首诗歌发展的历史。

一、远古时代

最早的诗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断竹》歌、《南风歌》等,录入一首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的《击壤歌》:

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去耕田,太阳落山就休息。凿井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不会饿,管你什么天王老子......

二、前秦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

到了前秦时,最有名的是诗经与楚辞。

诗经以四言为主,分为风、雅、颂几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简单来说,赋是叙述,比兴是比喻与兴发。

《诗经·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楚辞以屈原宋玉为代表人物,作品中最有名的是《离*》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可以看出来,楚辞中很喜欢用“兮”这个字。

后人将诗经、离*简称诗*,诗*是我们的根文学,所有的诗人都以自己作品中有诗*的影子而自傲。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1)

三、汉朝的五言诗

汉武帝设立岳父机构,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这些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这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如《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到了汉朝,五言诗渐渐占据了主流, 如著名的《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可以看出来,五言诗开始占了主流。

四、 南北朝 永明体与格律诗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格律诗的雏形,齐梁时沈约、王融等人的永明体就是早期的格律诗,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很多诗人写出了标准的格律诗。

例如梁简文帝的五言律诗《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

不过,这一段时期,大多数诗有失粘的现象,例如《战城南》(南北朝·张正见):

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旗交无复影,角愤有馀声。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

这首诗4、5句失粘,除此以外,就是一首五律。这种失粘的格律诗,在初盛唐还很常见。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2)

五、韵书 科举 七言诗

在隋朝影响比较大的事件,不是哪个诗人和诗作,而是陆法言搞出了《切韵》,随后诗人作诗押韵有了标准。

唐朝人使用官方认可的韵书,在科举中开始考格律诗。格律诗在唐朝成熟,并达到了巅峰。

唐朝钱起的这首排律《湘灵鼓瑟》 就是科举中试贴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另外,七言诗渐渐成熟,开始与五言诗分庭抗礼。 例如王昌龄七绝《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词这种形式也开始在诗人笔下出现。如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3)

六、宋词与平水韵

宋朝人根据隋唐的切韵、唐韵,继承改编成集韵、广韵,到后来简化到106韵的平水韵。平水韵成为以后诗人作诗填词的标准用韵方式,一直到今天。

宋朝的诗词都有极高的水准,而词这种形式,在宋朝达到了高峰。

词的押韵,有些像格律诗一样,按照诗韵一韵到底。有的像古体诗一样,使用邻韵通押。

《蓦山溪》(宋·史可堂) 

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

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4)

七、元曲入派三声,元人诗词继承传统

元曲在押韵上与诗词开始有了一些区别,古韵中的入声开始派入其他三声。

但是文人的诗词,还是使用唐宋人的格律与押韵标准。《朝中措 寄云中完颜公》(元·耶律履) 

何年仙节弭人寰。玉立紫云间。气吐虹霓千丈,辞源江汉翻澜。

金门大隐,管中谁见,位列清班。看取酒酣风味,何如明月缑山。

开花寺避暑(元·达噜噶齐),押庚韵:

行遍东州二十城,驿亭犹自候鸡声。归来又上寒沙漠,此是云中第一程。

八、词谱的出现

明朝时,因为唐宋时期的曲谱渐渐遗失,于是出现了词谱。

明朝有个叫做张綖的人,他参照唐宋词编写了《诗馀图谱》三卷, 从此词人们可以按照词谱来填词。

《诉衷情 次荆公》(明·夏言) :

龙楼凤阁五云间。每日一登攀。自念平生遭际,敢忘却、寸心丹。

年渐老,性贪闲。鸟知还。琵琶千仞,灵峰万叠,梦在家山。

山花子(明·陈子龙):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5)

九、清朝诗词中兴

清朝诗词中兴,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诗人与作品。

另外清朝人戈载根据唐宋词的押韵习惯,编制了《词林正韵》。

《虞美人 胡蝶》(清·张惠言) 

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送乱红飘。

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南园芳草不会空,收拾春魂归去绕香丛。

唐宋词大多符合《词林正韵》,因为这部韵书就是归纳唐宋词而来。但是并非所有唐宋词都符合。

《词林正韵》基本上类似于《平水韵》的邻韵合并,但是也有例外。

清朝顾太清这首《喝火令》,押诗韵《平水韵》的十三元,反而不符合《词林正韵》的韵部,分别押了词韵的第六、第七两个韵部: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罇。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十、民国的传统诗人

民国时的旧体诗人们依然坚持传统,他们创作的旧体诗词依然古风古韵。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新文化先锋人物,如胡适、闻一多、鲁迅等人,他们都受过旧式教育,写得一首好诗词。

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他的《虞美人》可能就没有几个人读过:  

三年相别还相见。乍见翻难辨。殷勤执手语丝长。人世白云苍狗两茫茫。

君看我已非年少。马足关河老。与君意气一时深。惜取眼前光景莫沉吟 。

诗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古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6)

结束语

五四以后, 出现了现代诗,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诗渐渐成了主流。例如闻一多虽然写了大量的旧体诗,但是我们熟悉的是他的《死水》和《红烛》。

我们不熟悉胡适的诗词,但是几乎每个人笑话过他的《两只蝴蝶》: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到今天,甚至出现了很多不押韵的“诗”。这就不举例子了。

@老街味道

栏目热文

诗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诗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诗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诗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诗歌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八个阶段。一、上古神话传诗,中国最早的灵魂诗词。中西方文化有所差异,但是历史几乎都是从神话...

2024-01-04 08:59:52查看全文 >>

诗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诗的起源和发展史)

诗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诗的起源和发展史)

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诗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有悠久的抒情诗歌传统,无论是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击壤歌》:日出而作,...

2024-01-04 09:21:21查看全文 >>

冰箱冷藏温度调到几度最合适(冰箱冷藏温度调多少最佳)

冰箱冷藏温度调到几度最合适(冰箱冷藏温度调多少最佳)

冰箱的冷藏温度应该在0°C到10°C之间。冰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它可以帮助我们保存食物,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防止...

2024-01-04 08:55:03查看全文 >>

摘冬瓜的最佳方法(冬瓜怎么看成熟可以摘)

摘冬瓜的最佳方法(冬瓜怎么看成熟可以摘)

万能的网友告诉我怎么把这颗冬瓜摘下来坚强的冬瓜,...

2024-01-04 09:13:10查看全文 >>

冬瓜和啥食物一起吃好(冬瓜和什么一起吃最佳搭配)

冬瓜和啥食物一起吃好(冬瓜和什么一起吃最佳搭配)

如果给适合夏天的食物列个清单,“冬瓜”肯定榜上有名。它不仅有助于清热解暑、利尿排湿,常被称为“夏季第一瓜”,就连名字听起...

2024-01-04 08:45:51查看全文 >>

诗的演变过程(诗词的演变历程)

诗的演变过程(诗词的演变历程)

诗歌发展史一、上古 :口头歌谣二、先秦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2024-01-04 08:58:09查看全文 >>

诗的起源与发展史(中国的现代诗起源)

诗的起源与发展史(中国的现代诗起源)

中国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优美、凝练、富有意境的特质使得亿万读者为之倾倒。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犹如一条清晰...

2024-01-04 08:51:02查看全文 >>

诗的发展史(诗的起源和发展史)

诗的发展史(诗的起源和发展史)

前言记不清听哪一位教授的课程,说到中国文学史,基本就是一部诗歌史。虽然有点偏颇,但是我们的哪一个朝代的文学史上,能缺少了...

2024-01-04 09:28:09查看全文 >>

诗词的演变过程(中国诗词的演变概括)

诗词的演变过程(中国诗词的演变概括)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近来...

2024-01-04 08:54:40查看全文 >>

古诗的由来和发展(古诗词起源简短)

古诗的由来和发展(古诗词起源简短)

如果只是线性的讲发展史,诗到晚唐就可以了,因为后来直到民国前都是只有流派之争,没有诗本身的变化。而从上古到晚唐,中间的秦...

2024-01-04 08:47:4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