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句话,小女孩终于破涕为笑,狠狠地咬了几大口。
解决了女儿的心理问题,妈妈才开始着手解决事件本身。她给老板说明了情况,又到店里买了一些羊肉串表达歉意。
跟老板道了歉之后,老板把钱退回来,成功化解了这次事件。
凭心而论,这件事其实好解决。3万元的误操作付款,大概率是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要回的。但是家长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来说,可能影响的是他们的一生。
女孩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在自己犯下大错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击。
妈妈第一时间关注了自己的情绪,给了自己足够的安全感,然后才去处理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一定不会差到哪去。因为爱、尊重和包容,对孩子还说是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说实话,这事儿要是我遇上,可能确实做不到像这个妈妈一样心平气和。
因为我家是个神经大条的男孩子,很多时候看到我发脾气了,他就特别有求生欲,会本能地去平息事态。
但是,如果换作是心思敏感细腻的孩子呢?如果在出现状况时,家长没有保护他的心理,而是暴跳着指责他的无能和愚蠢,那孩子可能从这件事,就会形成心理阴影,甚至以后每次付款的时候,都会想到自己的不堪和笨拙。
情绪稳定的家长有多厉害
知乎上一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从小我做错了事,妈妈就骂我,而不是跟我好好说要怎样解决问题。
长期被骂,让我对自己一点也不自信,社交上更是恐惧。
现在满脑子都是:一想起我妈就恐惧,一提起她,我心里就害怕。
放假也不喜欢待在家里,感觉长时间在家里自己都被感染了一样。”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打击、讽刺、挖苦,会让他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建立不起安全感,害怕与人相处。
自己说每一句话前,可能都会反复内耗,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对方听了会像父母一样攻击自己。
他们会对自己的表述没有自信,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质疑,而这种自卑几乎是不可逆的。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单亲妈妈就是这种家长。
妈妈逼他喝牛奶那段真的是童年阴影系列了!虽然他是非常聪明的理科学霸,但心理问题严重,最终还是走向了犯罪。
有很多家长,特别喜欢在孩子犯一点错的时候,就大发雷霆去批评。
长此以往,孩子虽然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本事,但是也会形成干什么都唯唯诺诺的、不自信、特别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
这种孩子,通常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愿意回来跟家长说。这相当于是家长亲手斩断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媒介。
之前看到网上的一个梗,说:把自己的情感问题跟家长说,就相当于在煤气罐泄漏的时候点根烟冷静一下。
虽然这个比喻很好笑,但是却折射出很多孩子都有着相同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