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宣布将在2025年全面恢复使用蒙古文。
消息一出,立即在亚洲地区产生了巨大反响。蒙古在经历多次文字改革后,还是决定恢复使用蒙古文。
那么,蒙古作出这一重大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恢复蒙古文后,将会给蒙古社会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呢?
蒙古文字的变迁蒙古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回鹘蒙古文。这种文字起源于古代突厥文,在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在蒙古族中广泛使用。
回鹘蒙古文是一种符音文字,它根据语音的不同,创制了许多表音符号。这些符号有些是描画具体事物的形状,有些是抽象符号。回鹘蒙古文不仅可以表示蒙古语,也可以表示汉语。它为记录和传播蒙古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随着蒙古越来越倾向于苏联,蒙古语言文字改革被提上了日程。
1930年,一个由博克多汗领导的语言学家团队提出了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蒙古文”,并在1932年出版了相关论文集。
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拉丁字母,使蒙古语更容易掌握,并与世界范围内使用拉丁文字的国家进行交流。1930年代中后期,大批拉丁蒙古文教师涌入各地学校进行教学。一时间,拉丁蒙古文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但是,蒙古国内对拉丁化改革并不统一。保守派认为应该保留回鹘文,这与蒙古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39年,反对文字拉丁化改革的蒙古人民革命党*阿穆尔被苏联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逮捕。这才使得拉丁化改革得以加快推进。
1942年,蒙古正式决定完全采用拉丁蒙古文,并着手制定实施办法。但是,这个决定在实施不到一个月后,就遭到撤销。原因是斯大林及苏共中央认为应该采用西里尔字母,以加强对蒙古的控制,并使其融入苏联的斯拉夫文化圈。
1946年,在苏联压力下,蒙古最终正式采用了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文。这一决定得到了迅速实施。
西里尔蒙古文的使用,表面上是为了“去东方化”,融入斯拉夫世界,但实质上加强了苏联对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控制。
它也使得蒙古传统的回鹘蒙古文受到了进一步的边缘化。在老一辈蒙古人的坚持下,回鹘蒙古文作为蒙古的官方语言得以被保留,但其使用已陷入停滞。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蒙古民族主义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开始抬头。越来越多的蒙古族人士要求恢复使用回鹘蒙古文。
199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政府提出了在1994年恢复使用回鹘蒙古文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直到今天,西里尔蒙古文仍是蒙古国的官方文字。
但回鹘蒙古文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其回归仍是许多人的心愿。这场文字变革见证了20世纪蒙古民族面临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交锋与纠结。
回鹘蒙古文重见光明1995年至2010年间,蒙古政府先后制定了几个十年计划,目标是分阶段恢复回鹘蒙古文。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5年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蒙古族人提出要求恢复回鹘文。
第二阶段是1995-2010年,政府制定计划要在十年内重启回鹘文,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第三阶段是2010年至今,蒙古将语言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并加速推进回鹘蒙古文的恢复工作。
这些计划的执行效果都不理想。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多年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后,能够熟练使用回鹘文的人已经很少,大多数蒙古人都已经习惯了西里尔文。
为了推广回鹘文,政府增加了电视台和报刊的回鹘文节目,但是收效甚微。一些学校开设了回鹘文课程,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010年起,随着蒙古民族认同感的提升,蒙古开始将语言文化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提出回鹘蒙古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
2015年制定的《语言法》更是蒙古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的法律,它明确指出回鹘蒙古文对巩固蒙古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2020年3月,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召开会议,决定在2025年全面恢复回鹘蒙古文使用。为此,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所有公共场所的指示语言必须同时使用回鹘文和西里尔文;电视台新闻联播和重要节目必须增加回鹘文播音或字幕;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设置回鹘文必修课,并采用回鹘蒙古文教材。
同时,政府还大力支持回鹘文相关的科研工作,编纂了多部回鹘蒙古文词典、语法书,并推出了输入回鹘文字的键盘。
这些强制性措施对推广回鹘文起到了一定作用,回鹘文使用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标识语言上。但是要将回鹘文的地位完全恢复,还需长期努力。
最大的难题在于,多数蒙古人已经习惯使用西里尔文,要在短时间内转用回鹘文有相当大的难度。此外,回鹘文教学和研究的师资力量不足,保存的回鹘文数字资源也有限。这需要持续的财力和人力投入。
如果回鹘蒙古文成功恢复其应有地位,内外蒙古的语言文字联系将得以重建,这对增进两岸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尽管困难重重,回鹘文的复兴仍寄托着蒙古人民对民族文化复兴的梦想,它的重大象征意义,将大幅提升蒙古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政府和人民需要不懈努力,以文化为本和文化为魂,让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字重现生机。
恢复回鹘蒙古文有利于唤醒蒙古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回鹘文承载了蒙古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它独特的文字体现了游牧文明的气韵。
作为成吉思汗时期便开始使用的古老民族文字符号,它是蒙古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让回鹘文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重见天日,有助于让蒙古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回鹘文的恢复,将使蒙古人重新联系上成吉思汗时期的辉煌历史,找回民族精神的根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回鹘文有助于蒙古与中国加强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由于通用回鹘文,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在文化和语言上存在天然的亲和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蒙古也想搭上中国经济快车,与中国加强经贸、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恢复回鹘文,可以大幅增进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为两国经济、人文各领域的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回鹘文的桥梁作用,将给中蒙关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但是在推动回鹘文的同时,蒙古也需要注意维护对俄罗斯关系的稳定。俄罗斯仍然是蒙古极其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安全和经济上的互依程度非常高。蒙古需要在发展与中国关系的同时,也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合作。
蒙古的语言政策不能使俄罗斯感到被冒犯或边缘化,需要与俄方充分协商说明推广回鹘文的意图。保持中俄蒙三角关系的平衡,是蒙古在推动回鹘文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此外,语言文字的推广也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推广本民族语言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蒙古决定重启回鹘文,也出于希望通过发扬光大自身语言文化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考量。重振本民族语言,将提升蒙古在国际舞台上的象征性意义和地位。推广回鹘文是增强蒙古国家认同感和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
蒙古重启回鹘文既基于民族文化认同的考虑,也与经济利益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在经济利益和国策需求的驱动下,预计蒙古会继续大力推动回鹘文的发展。但是,由于西里尔蒙古文使用已久,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取代。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蒙古仍将是多种文字并行使用的状态。文字的变迁反映了国家发展方向和战略重心的转移,未来蒙古的语言政策也会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蒙古要恢复回鹘文,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