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詹天佑的心里不仅有国家,更有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谭老爷,以及未过门的妻子谭菊珍。
在异国他乡,陌生的语言和面孔会将对故乡的思念无限放大,而小小的詹天佑就靠着父亲和谭家的期待,和待娶的未婚妻来支撑自己。
奔头是一个人动力的来源,若不是心中还有着这些挂念,詹天佑在签完“生死状”,踏上船时,也不会那么勇敢。
两人有缘成为未婚夫妻,岳父又对自己有恩,这是詹天佑和谭菊珍两人感情的基础。
但恩情和缘分会让一个男人感动,却不足以使一个男人死心塌地。
毕竟詹天佑在回来后大可以用其他东西回报谭父,那为什么受过西方教育的詹天佑还会接受包办婚姻,娶谭菊珍呢?
事实证明,詹天佑爱谭菊珍,是因为她确实是一位能够患难与共,风雨同行的好妻子。
谭菊珍照片
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上了耶鲁大学学习铁路专业,成为了赴美留学的幼童中最优秀的那批。
但是赴美留学的幼童都是很小就来到美国,有些人的思维模式已经完全西化了,剪辫子,信基督,甚至决定永不回国,这些让封建统治者无法接受,立刻将他们全部召回,进行再教育。
而詹天佑就在其中,他虽然没有背叛祖国,却也是接受开放思想的“洋派”,这让他回国后的生活很是难捱。
詹天佑的工程队
“曾经幻想有热烈的欢迎等着我们,也有熟悉的人潮,和祖国伸出的温暖的手臂来拥抱我们。可是天呀,全成了泡影。”
他们被囚车押送回来,关在房子里不准出去,每天除了睡觉就无事可做,直到被磨去所有傲骨,再打发去做些可有可无的事情。
詹天佑一个堂堂耶鲁高材生,就被发配到了福建马尾政学堂当教书先生,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
赴美归来的留学生
詹父的愿望破灭了,儿子没能成为人上人,还当了一回阶下囚,这该怎么和谭家交代呢?
商家天性是无利不起早,当时的詹天佑是香饽饽,现在却是穷教书先生,可是谭家并没有取消婚约,谭菊珍也依然愿意嫁给詹天佑。
要知道,詹天佑刚刚回国时身份是很敏感的,尤其他还成为了“刺头”,嫁给他不一定生活有保障,但是谭菊珍选择不离不弃。
回国后,身份的变化让詹天佑有着很大的心理落差,可谭菊珍的坚定,让幻想破灭的詹天佑有了一丝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