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闰四月是不是不能做酱(闰月年做酱好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2-28 16:22:2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东北有一种传统食物——大酱,古往今来,它是东北人最喜欢、最离不开、最情有独钟的食物,也是东北最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它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蘸酱菜的佐料,也是日常炖菜、炒菜用于爆锅的传统调料。大酱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第一种大酱的做法:

炒酱引子:农历二月二以后,把上好的苞米粒放在装有沙子或黄土的大锅里,灶坑中烧小火,用锅铲子或笊篱不断翻炒,苞米炒至色泽微红,用筛子或笊篱将沙子或黄土筛除,留作一会再炒时继续使用,炒熟的苞米放在大笸箩里摊平,凉透备用。

做酱块子:将炒好的苞米粒装在口袋里,到碾道用磨磨碎过筛成面粉状,回家用凉水和在一起,用力摔成圆形、方形或梯形等形状,做的过程一定要按实,没有空隙,这个过程叫“做酱块子”。做酱块子数量上也有讲究,闰年做成单数,正常年份做成双数。

格酱块子:酱块子做好后,放在角落里或高处干净、凉爽、通风的平板上,或把酱块子用马莲(马兰花的叶片)、麻绳,捆绑吊在檩子上,使其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这个过程叫“格酱块子”。经过一个多月,格好的酱块子内部长满了红丝儿、绿丝儿,叫做“酱引子”,就可以下酱了。

下酱: 在东北,民间素有“五方六月臭大酱”和“五月下酱,骡子上炕”的说法,所以下酱必须选择农历四月份,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是下酱的好日子。

下酱的头天早上,将黄豆中的磨石豆(一种颜色发灰,形状像黄豆,但烀不烂,无法食用的一种豆)等杂质挑除,淘洗干净,大火大锅烀豆,烀一天,焖一宿。还要把酱引子,用马莲根刷子刷洗干净,并用刀剁成核桃大的小块儿,放在阳光下暴晒一天。

第二天早饭后,把酱引子连同烀好的黄豆拿到碾道,倒在碾子上,吆喝着毛驴拉动碾子,并不断用锅铲子,把滚落在碾子外缘或粘到碾子上的酱引子、豆粒,清理至碾子中间,使之碾成泥状。拉完黄豆,回家就可以下酱了。按照上尖三盆酱料(上尖,东北土话,指盛装在容器中的东西,远远高于容器本身),一平盆粗盐的比例,倒入大酱缸中,可以根据酱料多少,适当添水,并用手把酱饼块儿在水中捏散,酱就做好了。

打耙:每户人家的大酱缸里,都有一个工具——酱耙子。酱耙子是用木头制作的,顶端是一个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1——2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也有正方形的),尾部是一个80厘米左右的长杆。酱下好后,用酱耙子按上、下、左、右方向充分打匀,以后每天至少要打耙两次,使之发酵均匀。大酱还要晒,天气好的时候,缸的上面只蒙一层白布,并要紧紧地扎紧缸口,避免掉进其它不洁的东西(酱缸里掉进耗子、鸡的事情都发生过)。

下雨的时候,为了防止雨水潲(shào)进酱缸,要提前把酱缸用酱帽子(酱帽子是用秫秸篾子编的,花纹像炕席,形状像圆锥形草帽)或铁锅、洗衣盆等盖好,雨水一旦进到缸里,酱会生蛆,影响卫生和食用。

大酱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用来腌制酱菜。大酱发酵好之后,就不用天天打耙了,但取酱的时候还是要打耙,如果多天不打耙,上面容易长白醭(bú,醋或酱油等表面长的白色的霉),影响口感和视觉。

第二种大酱的做法:

这种大酱也可以叫豆瓣酱,做法和第一种酱的做法差不多。腊月或正月时,把黄豆放适量的水烀烂,并用豆杵子将黄豆碓碎,里边留有少量豆瓣。

将捣碎的黄豆做成酱块子,将做好的酱块子放在高处阴凉透风的地方,一个月以后就可以下大酱了。下酱方法、比例与第一种大酱大致相同。

两种大酱的区别:

下酱时间不同:

第一种大酱是农历二月炒酱。第二种大酱是腊月、正月烀酱。

食用时间不同:

第一种大酱必须发酵一个月以上才可以食用。

第二种大酱在下酱三天至七天就可以食用。

保质期限不同:

第一种大酱保质期可以一年至两年。第二种大酱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一个月以内食用完最佳,时间长了,味道就变了。

数量不同:第一种大酱一次做的数量比较多,适合长期保存和食用。第二种大酱一次做的数量比较少,适合短期保存食用。

大酱是东北人家不可或缺的食物。家家户户、甚至是上档次的大宾馆、大饭店的餐桌上,也不乏大酱的身影。一碟大酱,有的原汁原味,有的被做成鸡蛋酱、辣椒酱、肉酱,配上地道的东北农家小白菜、小水葱、小萝卜菜、香菜、黄瓜、辣椒,或者配上苣荬菜、婆婆丁、小根蒜等山野菜,打上一个大大的手捧饭包,吃到嘴里,美到心里,那里边包裹的是万千儿女心中妈妈的味道,包裹的是游子们漂泊多年的酸甜苦辣和浓浓的乡愁。

另外,每当搬家的时候,东北人都要先把大酱装上车,谐音“大将”做开路先锋,冲锋陷阵,为家人保驾护航。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庭人口少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许多人家已经不下大酱了,但是,大酱依然是每个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大酱——这一碟人间的烟火,穿越古今,走向未来。

,

栏目热文

闰年有吃留娘糕的习俗吗(留娘糕的习俗和禁忌)

闰年有吃留娘糕的习俗吗(留娘糕的习俗和禁忌)

前几日听说有闰年送母亲“留娘糕”的说法,为母亲增福添寿,这样的好寓意必须操作起来啊!于是,先了解了一下关于“留娘糕”的...

2024-02-28 16:00:02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吃闰月糕(闰月花糕有几个枣)

为什么要吃闰月糕(闰月花糕有几个枣)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真是不消停,总是有人在朋友圈里晒送给母亲的“留娘糕”。有人欣喜,有人甜蜜,有人随大流,有人不以为然…...

2024-02-28 16:07:26查看全文 >>

闰月做蛋糕难吗(闰月送的面鱼怎么和面醒)

闰月做蛋糕难吗(闰月送的面鱼怎么和面醒)

烘焙店如何不被淡季支配,根本都没有人订蛋糕。老师这个闰2月太难熬了。闰2月确实会影响我们生日蛋糕的销售,所以作为我们想要...

2024-02-28 15:55:24查看全文 >>

惊雷与杨坤的恩怨(杨坤骂惊雷原因)

惊雷与杨坤的恩怨(杨坤骂惊雷原因)

原标题:惊雷原唱回应杨坤 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忽然想起刀郎《惊雷》是最近在网络上非常火热的一首网红歌曲,是典型的喊麦歌曲,走...

2024-02-28 15:49:12查看全文 >>

杨坤与惊雷的区别(杨坤对惊雷评价有影响吗)

杨坤与惊雷的区别(杨坤对惊雷评价有影响吗)

2020年,杨坤用一句无脑“口嗨”,将《惊雷》的原唱彻底从音乐圈“封杀”!彼时这位乐坛老炮儿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首被定义为...

2024-02-28 16:04:45查看全文 >>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真实故事吗(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什么内容)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真实故事吗(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什么内容)

热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再现了民国年间的风风雨雨,也让人们重温了老北平梨园行的恩恩怨怨,引起无数观众追捧。剧中尹正扮演...

2024-02-28 16:24:35查看全文 >>

鬓边不是海棠红宣扬的啥(鬓边不是海棠红到底讲了什么)

鬓边不是海棠红宣扬的啥(鬓边不是海棠红到底讲了什么)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几大视频平台似乎都养成了每年特供爆款网剧的传统。伴随着《镇魂》、《陈...

2024-02-28 16:10:53查看全文 >>

鬓边不是海棠红细节(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什么东西)

鬓边不是海棠红细节(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什么东西)

一部《鬓边不是海棠红》捧出了“商siri”和“程phone台”这一对经典cp,一个梨园名伶,一个商界名人,却因为惺惺相惜...

2024-02-28 15:52:34查看全文 >>

面包揉不出膜就没用了吗(面包揉不出膜直接烘烤会怎样)

面包揉不出膜就没用了吗(面包揉不出膜直接烘烤会怎样)

一提到面包,大家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就是柔软拉丝,造型漂亮又香甜的白面包,所以惯性的认为做面包如果没有机器就要揉面到手残,很...

2024-02-28 16:11:47查看全文 >>

面包揉不出膜一扯就断(面包揉不出膜跟黄油有关系吗)

面包揉不出膜一扯就断(面包揉不出膜跟黄油有关系吗)

我们在家做面包的时候很多人没有这个厨师机或者搅拌机,这种用来和面团的机器。很多人会选择来手揉的方法来和面,对于我们制作...

2024-02-28 16:11:3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