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华山观赏性云海冬季出现日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云底凝结高度低
B.绝对湿度大
C.冬季风强盛
D.凝结核增多
15.秋冬季节华山上午8时出现观赏性云海的形成过程是
①近地面水汽凝结 ②近地面空气抬升 ③地面受热 ④地面冷却
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16.华山云海的出现与降水表现出极大相关性的原因在于两者都需要
A.锋面过程
B.热力对流
C.静稳的大气条件
D.充足的水汽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河南省淅川县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后,当地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处于“守水守穷”的困境。随着丹江口水库蓄水,大面积耕作层将被水淹没。耕作层富含有机质和氮磷矿物,是不可再生的耕地精华。2013年淅川县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在库区蓄水之前,将水库淹没区40cm厚的耕作层剥离,转移至库区周边裸露的瘠薄坡地之上,改造形成了层层梯田绕山转、道道山梁披绿装的美丽景观。移土培肥等措施的实施使淅川县逐步从“守水守穷”走向“生态富民”。下图为淅川县和丹江口水库位置示意图。
(1)简述淅川县被确定为水源地后“守水守穷”的原因。(6分)
(2)说明移土培肥等措施的实施对丹江口水库的有利影响。(6分)
(3)简要说明淅川县“生态富民”产业发展方向。(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1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按植被覆盖度差异划分,沙丘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与内蒙古西部的沙地相比,科尔沁沙地中流动沙丘较少,固定沙丘较多。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1)与内蒙古西部的沙地相比,科尔沁沙地中流动沙丘较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指出与固定沙丘相比,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突出特征。(6分)
(3)相比流动沙丘,分析固定沙丘10厘米以下深度土壤含水量较小的原因。(4分)
原:分析0-10厘米深度范围内,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大于流动沙丘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过去每年清明时节,丹江支流岸边的一个石灰岩崖洞里都会“流”出鱼来。经考察发现,“流鱼”的学名为“多鳞白甲鱼”,是温水性淡水鱼类,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5月是其繁殖盛期。“流鱼”一般秋季进洞,春季出洞。如今,“流鱼洞”下游100来处修建了水电站, 崖洞“流鱼”现象已成历史。
“流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珍稀食用鱼类,现已人工繁育成功;山东泰安曾掀起养殖热潮, 在养殖初期,由于养殖户养殖技术不当导致鱼大量死亡。
流鱼洞位置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