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01 12:27:3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了解王荆公,必定要理解其一生的主要事业,后世通常称为王安石变法,因为变法开始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故也称为熙宁新法。而理解王荆公的变法事业,就不得不向前了解唐中叶以来,中国的国内与边境形势。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1)

安史之乱把一个好好的盛唐摧残了,又因藩镇割据和外敌边患,使得国家在江北元气无法恢复。中央财政主要凭借江南维持,等到黄巢横扫江南,唐朝气数自然到头了。当时的中国,再次陷于于乱世。随之而来的史家正朔是五个短命的王朝。实际上,他们也不过是较强的割据势力罢了,不过是恰好占据了中原伊洛地区,又获得了代表正朔的国家玉玺。这五个王朝国号为:梁唐晋汉周,因为之前的正朔王朝都用过这些国号,故而史家都加一个“后”字以示区别。与此同时,割据一方的其他藩镇和枭雄,粉墨登场,舞台热闹非凡,其中的故事不必详述。这个时期统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以汉族政权为开始,后梁太祖朱温,历经三个短命的沙陀王朝(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潞王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政权再次回到汉人手中,后周太祖郭威。后周太祖的继承者,周世宗郭荣(即柴荣),是五代第一雄主。立志30年完成统一大业。世宗在位五年,发展经济鼓励农桑,练兵习武,版图大幅扩大,国力强盛。可惜天不假年,壮志未酬。

继承周世宗事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及其弟宋太宗赵光义,他们努力完成了周世宗未完成的大部分事业。但是令三位英主念念不忘的燕云地区却始终无力恢复。太祖太宗既然无力回复燕云,就索性为后世子孙留下收复燕云的遗命,此一直延及到八帝徽宗,由此最终引发了一场大难。

宋太祖黄袍加身,颇为有些为人不耻。我以为倒也无碍,太祖并未有*戮行为,其行为品格没有瑕疵。当时继承周世宗事业的最佳人选毫无疑问是宋太祖。这次兵士哗变,不过是当时一种及较为流行的正常的权力交替方式罢了。在宋太祖以前,这种事情在五代短短几十年间发生了三次: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潞王李从珂,以及后周太祖郭威。如果看到唐朝中晚期,骄兵拥立节度使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这种不断的兵士哗变情况中,宋太祖觉醒了。为了保证政权家天下的稳固,不受骄兵悍将影响,太祖放了几个大招,杯酒释兵权最为人所知。之后,进行了一些军制改革,同时培养文官来辖制武官,厚待文人。就这样数代之后,尚文之风完全取代了尚武之风。初唐四杰杨炯的《从军行》有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此种尚武精神,在大宋已经完全不见了。狄武襄(狄青)和岳武穆成为这条太祖之法的受害者,尤其是岳武穆,他是宋室恢复河山的最佳人选。宋室既如此不信任武人,影视剧之悲壮的《杨家将》的种种故事自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周世宗留下的强悍军队不到20余年,便不存在了。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下,宋朝军队战力不济可以想见。但是靠着宋朝初期武力值尚在,且有清明的政治和较为有效的组织,并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宋朝也终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但是疲弱的新中央,已经无力收复由强悍的北方游民民族占据的中国故地——燕云十六州。

对五代十国的全国统一,是在宋太宗手中完成的。太宗可谓踌躇满志,准备乘着歼灭北汉的余威,收复燕云。他组织了两次大规模北伐,并且御驾亲征,但是均以惨败收场。从此宋朝转入战略防御。三帝真宗时,契丹入侵,给予北宋极大压力。中央几乎南迁,寇准力谏真宗御驾亲征并积极调兵备战,终于打赢了这场危险的战争,战争以订立《澶渊之盟》宋室向辽输岁币和绢帛等物而结束。契丹之后,西夏又起。西夏本唐朝设置的定难军演变的节度使,系唐代藩镇最后的余孽。宋朝处置不当令其坐大,又不能制,最后以宋向西夏输岁币绢帛等物了事。而辽又不满,于是有富弼使辽,重订《澶渊之盟》。(凡此种种,苏老泉有著名的《六国论》力斥)

宋太祖为赵氏天下所做的万世之法,毫无疑问是有效的。赵宋不为后宋,太祖之功也。然而太祖之法也限制了国家发展包括了军事和经济间接影响了民生,更是影响了汉民族的命运。赵宋政权的特征是贫和弱。贫,意为财用不足。弱,意为对外武功不振。

弱的问题是直接的,属于军事问题。而因为对外不振,不得不以扩充军队人数来与外族相抗衡,这就是冗兵,同时也是最大的政府财政开销。因为宋朝扶植文人对抗武人的国家政策,宋朝对文官集团进行了扩招,并且给以厚禄,时时恩赏,封妻荫子,荫子荫孙。冗官问题是宋朝财政的另一个大开销。在这个倾向之下,国家之贫弱便日益显现了。仁宗之时,国家财政已经赤字,且有加速之势。农业之国,财政之不足就容易向农民增税,自然加重农民负担,导致农民的*,失业的人们总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他们或者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或者受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召,加入某支起义大军。宋朝对付他们的常见的办法是直接招安,编入国家军队,给予饭食。参考水浒宋江。冗兵的状况和财政状况似乎陷入了死循环。当时有识之士已有察觉,仁宗之时,以范文正公仲淹为首的庆历诸君子发起了庆历新政,不久被反对势力所阻碍,新政废止。而王荆公也曾上书仁宗,力陈变法的细则,不报。

王荆公之变法的时代背景如此。可以说,求强求富是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熙宁新法,是应这个需要而生的。熙宁新法,其立法的基本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新法本身的好坏和效果,以及王荆公人品学问性格,新党的种种行为等等那属于另一个主题

,

栏目热文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改革运动,堪称被千人踩万人骂:北宋王安石变法。早在北宋末年汴京被金军包围...

2024-03-01 12:31:28查看全文 >>

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变法(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

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变法(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

在整个宋史中,王安石变法影响很大,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然而现在关于王安石变法都太片面。在此我们杂志社写下此篇文章,求...

2024-03-01 12:13:42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提起王安石,大家第一反应可...

2024-03-01 11:58:30查看全文 >>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背记知识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掌握情况1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2024-03-01 12:07:04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背景与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目的)

王安石变法背景与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目的)

来源:安徽日报原标题:王安石变法及其启示上小学时,老师引用王安石“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诗句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采,留下了深刻...

2024-03-01 12:23:39查看全文 >>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前言变法之路,岂是坦途?改革之舟,岂能无风浪?当年王安石执政变法,功在当世,遗害千年;今观其事,实乃悲喜参半。他为何失败...

2024-03-01 12:24:38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及原因(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及原因(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

2024-03-01 12:03:37查看全文 >>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王安石,宋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从公元1068年拜相开始,直到公元1076年下台结束,他的变法一共进行了八年,这...

2024-03-01 12:35:59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前的经历(王安石变法背景和内容)

王安石变法前的经历(王安石变法背景和内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

2024-03-01 12:25:01查看全文 >>

牛奶开封不放冰箱能保存多久(牛奶开封后可以在冰箱存放多久)

牛奶开封不放冰箱能保存多久(牛奶开封后可以在冰箱存放多久)

很多小伙伴们生活中,常常也到这种状况,打开牛奶喝了一口随手放在桌边,等再想起来,已经过去好久,这时候就很纠结,这杯牛奶到...

2024-03-01 12:15:0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