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01 12:31:2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改革运动,堪称被千人踩万人骂:北宋王安石变法。

早在北宋末年汴京被金军包围,金军投石炮架在汴京城外,国家社稷岌岌可危时,北宋朝堂上的一群文臣们,就忙着痛骂王安石变法,闹出“不管炮石却管安石”的笑话。待到靖康之耻上演,北宋变了南宋,南宋文臣们痛骂王安石变法,更是到了高潮。诸如“祸国殃民”“流毒四海”之类的恶评,翻翻就是一堆。南宋学者罗大经更扣了个超级大帽子:“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在这群南宋大臣学者眼里,强大的北宋之所以变成偏安称臣的南宋,就是王安石变法惹的祸。王安石祸国殃民的罪过,也只有卖国求荣的秦桧能“媲美”。但问题是,这么大的责任,王安石变法能担得起?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要弄清楚一个事实:如果王安石变法真有这么祸国殃民,那么北宋当初为何还要强力启动王安石变法?这就要看看,下面这几条奇葩事。

1, 宰相吓破胆

王安石变法以前,北宋曾经历了一代仁君宋仁宗长达四十二年的执政时期。这段时期,也是好些宋代文人们大书特书的北宋盛世,一大特点就是名相辈出。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就是富弼,这位名臣不但学问出众,更兼一身钢筋铁骨,曾经在辽国凶残挑衅的危局下傲然出使,以大国宰相的风度,断了辽国君臣撕毁《澶渊之盟》的企图,十足的勇敢人物。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2)

可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这位出名勇敢的富弼,却也有吓得哆嗦的时候。何事能叫他怕?看看他给宋仁宗的奏折里怎么说:“自四五年来,贼入州城打劫者约三四十州,向来入城尚皆暮夜窃发,今则白昼公行,擅开府库,其势日盛”——以前有人造反,还都是半夜偷偷摸摸闹事,现在是大白天就扯旗,而且三四十个州都这样,而这“盛世”下的北宋农村,又该是什么样?

为什么闹成这样?北宋不遏兼并,宋仁宗年间正是土地兼并加剧时,农民赋税越发沉重,差役更是繁多。农村有钱人的差役,被他们上下其手,就甩到老百姓身上。而且哪个老百姓刚有点钱,繁重的差役立刻接踵而来。照着北宋名臣韩琦的哀叹,为了躲避差役,北宋农民“孀母改嫁,亲族分居,或弃田与人”。忍够了的北宋农民们,当然纷纷反抗,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几乎每年都有农村动乱,连年轻时的苏轼都忍不住哀叹: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重者!

此情此景,也叫以勇敢著称的富弼发出哀叹:每念及此,不寒而战。也就是吓得打哆嗦——他都打哆嗦,可见大宋,不变法不行了。

2, 穷死的小官

北宋一大惹人羡慕处,就是优厚的官员俸禄,以几百年后清朝史学家赵翼的惊呼说“宋朝制俸之厚”。王安石变法前的北宋仁宗年间,更是宋朝官员俸禄无比优厚的年代。比如一品的宰相,当时仅料钱就有300贯,外加“春冬绫”“职田”等各项收入,工资基本不动,就能保证锦衣玉食。高官去世后,其门生子弟也可根据“恩荫”来做官,仅宋仁宗年间时,全国通过“恩荫”得官的就有一万多人基本都是不办事白拿国家钱。

要看这些事,北宋毫无疑问,属于官员的“幸福”时代,但事实上,这样的“幸福”,仅仅属于高官们,基层的官员,却是要多苦有多苦。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3)

北宋大文豪曾巩的《曾巩集》里,就记录了一位穷死的官员洪渥。这位洪渥大人也是进士出身,但做的多是基层小官,以至于上任时,连路费都差点凑不足,最后病故在麻城的茶场,又连丧葬费都出不起,差点就不能入土为安。

如果说洪渥的悲剧,还因他呆的多是“清水衙门”,那么宋仁宗年间的石介就更典型。这位石介大人科考名次更高,担任过国子监直讲和濮州通判这样的要职,且和欧阳修等重臣交情匪浅。这么一个有实力有背景的官员,日子本该过得不错。可他去世后,竟根本没留下什么积蓄,妻儿们只能靠卖地过日子。多亏了欧阳修等老朋友帮忙,才算度过难关。

为什么这些官员的生活这么苦?因为所谓北宋的高薪,只是属于朝中的高官们,基层的官员们,俸禄依然这样低。北宋的县令们,月薪不过12贯钱,理论上该有的“职田”等补贴,基本是不见影,县令下面的小吏们,待遇当然更差。所以在北宋基层做个清官,基本就是一辈子受穷。

可就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芝麻官,却肩负着维持北宋国家正常运转的重任,除了少数有良知的官员外,到了北宋中期,越来越多的基层官员们,开始瞪圆了眼睛狠捞,这才有了北宋民间,越发沉重的赋税劳役。而当动乱发生时,腐败的北宋基层,更常对盗贼束手无策。如此恶性循环,也难怪富弼要打哆嗦。

3, 一个“愤青”眼中的农村

北宋衰亡,该不该王安石变法负责?王安石本人,其实也有话说。他后来坚定的变法决心,其实就是被宋仁宗年间,北宋民间的怪现象“刺激”出来的,最见证他心路历程的,就是他三十岁那年的一首名诗:《感事》。

1051年,三十岁的王安石升任舒州通判,正是仕途一片大好时,他的眼界也从狭小的范围走出来,投入更广袤的北宋民间。这正是宋仁宗在位时期,常被大书特书的“盛世”年代,他亲眼看到的,就是“盛世”的北宋农村,各种丰富多彩的景象。那究竟是什么样呢?

首先是民生生活,他看到的,还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但老百姓的生活,却是“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就算是大丰收年景,也难吃饱饭,更别说水旱灾害了。

那老百姓最怕什么呢?诗中写“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最怕北宋这些如狼似虎的差役。以《宋史》记载,北宋全国的“吏卒”不下二十万人,专门负责丰收之年的赋税征收,每次都拼命盘剥。就算土地丰收,十户也有八九户遭灾。

王安石变法原因图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么样(4)

更让百姓悲愤的,就是北宋的基层官员,那各个是“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说是父母官,可各个都是糊涂官,嘴里说为民做主,却被下面的小吏们肆意糊弄:宋朝的科举制度,当时还没有经历王安石变法,还是以诗词歌赋为主,考出来一群文学家,却没几个能做事的。以王安石后来的吐槽说“世事皆不习”,大宋的国策,常年靠这些人推广,岂不越来越糟糕。

看过这样一番呐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倔强的名臣,会迎着天下的反对,去推广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变法十五年后,举国的谩骂声里,北宋王朝却一度幡然振兴,有了国泰民安的好景象。南宋的悲剧,不是因为王安石变法造成,恰是王安石身后,宋朝的执政者们,白白糟蹋了王安石的心血。

,

栏目热文

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变法(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

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变法(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

在整个宋史中,王安石变法影响很大,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然而现在关于王安石变法都太片面。在此我们杂志社写下此篇文章,求...

2024-03-01 12:13:42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提起王安石,大家第一反应可...

2024-03-01 11:58:30查看全文 >>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背记知识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掌握情况1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2024-03-01 12:07:04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背景与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目的)

王安石变法背景与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目的)

来源:安徽日报原标题:王安石变法及其启示上小学时,老师引用王安石“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诗句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采,留下了深刻...

2024-03-01 12:23:39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文丨云陵川编辑丨云陵川前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其特点是文化和经济显著增长。然而,在十一世纪初期,王朝开始衰...

2024-03-01 12:06:17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

了解王荆公,必定要理解其一生的主要事业,后世通常称为王安石变法,因为变法开始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故也称为熙宁新法。而理解王...

2024-03-01 12:27:39查看全文 >>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前言变法之路,岂是坦途?改革之舟,岂能无风浪?当年王安石执政变法,功在当世,遗害千年;今观其事,实乃悲喜参半。他为何失败...

2024-03-01 12:24:38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及原因(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及原因(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发展结果)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

2024-03-01 12:03:37查看全文 >>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简介资料)

王安石,宋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从公元1068年拜相开始,直到公元1076年下台结束,他的变法一共进行了八年,这...

2024-03-01 12:35:59查看全文 >>

王安石变法前的经历(王安石变法背景和内容)

王安石变法前的经历(王安石变法背景和内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

2024-03-01 12:25: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