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粽子是怎样流传下来的(粽子来源简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07 05:27:3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上官云)端午节快到了,一般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得吃上几个粽子。在北方,像北京粽子一般个头较大,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在南方,像广东粽子则个头较小,馅料则有冬菇、五花肉等,口感鲜美。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吃食,实际上已经有了悠久发展历史。

粽子是怎样流传下来的,粽子来源简介(1)

资料图:湖南衡阳千人共尝千斤大粽。王朝顺 摄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到现在粽子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古时,粽子又叫角黍,样子很像牛角,后世还出现了“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一堆小名,凭借高颜值美名远扬后,粽子又得到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rice-dumpling”。

从古至今,粽叶用料并不相同,有用竹叶、香蕉叶或干荷叶等,然后用糯米、黄米或其他辅料,如枣,豆沙,火腿等一起包成,形状则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等。

粽子是怎样流传下来的,粽子来源简介(2)

资料图:成都粽子文化节上演传统文化民俗秀,现场包粽子。张浪 摄

不过,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到现在也没有言之凿凿的结论。流传比较广的传说认为,它源自祭奠屈原之死。但也有人认为,粽子的雏形出现得要比春秋战国时代早得多,甚至能追溯到50万年前,用“包烹”来制作熟食的时候:拿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听上去,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像粽子。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粽子是怎样流传下来的,粽子来源简介(3)

资料图:台湾民众在南门市场买粽子。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正是在晋代,粽子成了端午节的标配食品,人们脑洞大开,开始往里边放一些特殊材料,包括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美其名曰“益智粽”。南北朝的时候,粽子馅料大家族里又出现了肉、板栗、红枣、赤豆……包好的粽子还被当成礼物互相赠送。

到了宋朝,人们干脆把果品也发展为粽子馅,苏东坡就写下过这么一句“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造型的情况,据说,还会用木车牛马做广告,似乎说明,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粽子是怎样流传下来的,粽子来源简介(4)

资料图:特色“冰粽子”受青睐。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其实,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能入口,几乎没有多少食材不能当粽子馅的。比如,四川人爱吃辣,就在馅料里加点儿辣椒粉;重口味爱好者心仪的腐乳、泡椒,甚至榴莲也统统塞到了粽子里。

像讲究的八宝粽,则干脆把猪腿肉、肥膘、鱿鱼等分别切成丁,加上其他必备材料,像炒菜一样炒熟后当馅料。海南粽子会拿一片芭蕉叶,糯米中裹上咸蛋黄、叉烧肉、红烧鸡翅……据说一个足有半公斤重,量大管饱。

放了这么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当馅料,煮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大火煮透后,要用小火慢慢熬一会儿才是真正的煮熟,同时糯米粘度高,吃的时候要慢慢来,一次不能吃太多,同时搭配合适的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完)

,

栏目热文

吃粽子习俗的原因和过程(吃粽子的风俗内容和实施过程)

吃粽子习俗的原因和过程(吃粽子的风俗内容和实施过程)

(小尘4x/图)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实际上这是后世的附会。从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避虫蛇等习俗来看,其源头是古代南...

2024-03-07 05:20:27查看全文 >>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

端午将至,便来说一说粽子。关于此节日的由来,想必不用多说,因地域不同,说法不一,而如今最广为流传的应是祭奠屈原一说,据《...

2024-03-07 05:30:05查看全文 >>

吃粽子习俗是怎样演变来的(粽子的文化习俗简介)

吃粽子习俗是怎样演变来的(粽子的文化习俗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节日食品之一。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便互相送粽子作为...

2024-03-07 05:15:07查看全文 >>

水浒的情节特点(水浒结构特点是什么)

水浒的情节特点(水浒结构特点是什么)

【名著导读】水浒传【知识梳理】一、作者名片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

2024-03-07 05:35:54查看全文 >>

水浒思想性和艺术性(水浒传艺术手法赏析)

水浒思想性和艺术性(水浒传艺术手法赏析)

水浒故事剧现存六种,除《李逵负荆》系喜剧外,其他五种都是正剧,而这五种正剧就内容而言又都是社会习俗剧。五种剧中有四种剧的...

2024-03-07 05:10:17查看全文 >>

吃粽子习俗的来历简短(吃粽子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吃粽子习俗的来历简短(吃粽子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2024-03-07 05:31:47查看全文 >>

吃粽子的习俗来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

吃粽子的习俗来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

端午节又到了,中国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粽子。在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射柳、悬艾叶、饮雄黄、沐兰汤、佩香囊、拴五色丝线等愈渐式...

2024-03-07 05:23:53查看全文 >>

粽子的由来和故事(粽子的起源和故事)

粽子的由来和故事(粽子的起源和故事)

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端午节最终重要的节日食物—粽子,也早就成为了端午文化最重要的象征...

2024-03-07 05:01:19查看全文 >>

吃粽子习俗怎么来的(吃粽子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吃粽子习俗怎么来的(吃粽子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是因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

2024-03-07 05:23:29查看全文 >>

吃粽子的来源和意义(吃粽子的由来详细)

吃粽子的来源和意义(吃粽子的由来详细)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民俗習慣於此日食用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龙舟竞渡的传说故事。那...

2024-03-07 05:16: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