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18 22:05: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古称绛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已有1 400余年的历史。新绛县以手工业发达著称于世,特别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制作,更是闻名遐迩。绛墨,又称新绛墨锭,其制作技艺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1)

墨锭之美 经年累月细细研磨

墨的发明大约晚于笔,远在四千多年前的陶器,除在彩陶上加墨色外,还有东方特有的全黑陶器被使用。殷商卜辞,在甲骨上先书后刻的符号用墨;周秦文书,用笔写在竹简、木牍、缣帛上的也是墨。不过,中古时期所用的墨,有些为天然矿石的石墨,有的也可能是用木炭烧成的炭黑墨。直到秦汉时期,人工墨品才开始出现,取材自松烟,最初用手捏合而成,后用模压制的墨坚实耐用,也就成了现在所用的墨锭。

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制墨家是三国时代的韦延,他把珍珠、麝香等贵重药物掺入墨中,造出了“一点如漆”的松烟墨,被后人尊为墨的发明者。北魏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其中写下了我国最早一篇讲制墨工艺的《合墨法》。随后到了清朝时期,墨又用来收藏和鉴赏,成为了精美的工艺美术品。

墨锭,是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后,压制而成的书画类用品,历来备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墨锭,是文房四宝之一,因其产地不同,又分为:瑞墨、徽墨、绛墨等。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笔墨,笔墨的要点在于墨韵变化有致、耐看。墨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烟料,如桐油烧制的油烟、松烟烧制的松烟,统称油烟墨与松烟墨。通过研磨后的墨液,其色阶宽度很广,即古人所谓“墨分五色”,干、湿、浓、淡、枯,浓墨淳黑、淡墨清透,不脏不腻、不滞不涩,淡而厚、清而雅,笔痕清晰,墨痕匀称。墨以陈为贵,昔人云:笔陈如草,墨陈如宝。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2)

绛墨之技 落墨似漆万年存真

绛墨,始于唐代。清代乾隆时期的秀元堂、翰兴斋、一品斋所产香墨已均为贡品,新绛故有“贡墨”之名。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写了一篇寓言《毛颖传》,说皇帝使用中山毛笔、绛州墨、弘农砚、会稽纸,可见绛州墨在当时已很驰名。绛墨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汾河下游与新绛县相毗邻的襄汾、侯马、稷山一带,其中尤以积文斋笔墨庄制作的墨锭最为有名。

积文斋制作的墨锭其原料由皮胶、朱砂、麝香等十多种名贵传统中草药配制而成,制作工序包括选、配、和、调、烧、刮、蒸等,整个制作周期少则半年,多则长达一年。其精心选料,制作精湛,技艺炉火纯青,“龙门墨”因质细蕴光,乌黑铮亮,享有“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的美名。积文斋墨锭生产技术沿袭传统工艺,是任何现代技艺都无法完全取代的。由于自身工艺的特殊性,王壮升和儿子王刚在传承期间,不断革新,不仅保留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古朴风格,又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元素,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为这项古老技艺经久不衰注入了新的活力。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3)

传承人:王壮升(左) 王刚

困境之际 偶然学艺笔墨静心

一杵、二杵、三杵……绛州墨匠挥舞的闪闪银杵下,一团墨胚渐而黏糯柔韧……新绛县中城街,王壮升正在沿用古法制墨。这是山西省唯一一处古方墨条作坊。摆放于作坊内通体墨黑、描金雕龙的墨条墨锭,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王壮升,擅长墨条墨锭的制作。他的手艺,来自于岳父“积文斋”创始人张永福的手传口授。

清末时期,张永福在“笔墨一条街”上做工。其时,绛州产的龙门墨条墨锭仍为常年进贡物品。30 多年前,而立之年的王壮升学习制墨时,确与兴趣无关。20 世纪 80 年代,他在新绛国营制袜厂车间工作,下岗后他开始跑客车,接着又跑出租,随后再做木工。结婚多年,历经沧桑事事不尽如意,岳父张永福建议:“不妨学学做香墨?”香墨指的就是墨条墨锭。他应声便学,总归是自家的买卖,不用受人指使,不用风吹日晒,守着家,守着亲人,心情舒坦自在。就这样,一晃多年过去了,王壮升日复一日地做着繁复的活儿。什么工序都干,却没有一次是独立将全部工序做下来的。有时,他也反省,自己究竟能否将这些“眼睛都看出茧子来了”的工序全都拿下。2011 年夏,雨水多,老屋房顶塌陷。张永福老人搬到了儿子家里暂居,作坊留给了王壮升夫妇俩打理。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4)

炼烟

沉寂之时 传承非遗万杵倾力

这个时期,王壮升细细地研究了绛墨。连做几次墨锭,王壮升做得酣畅淋漓,成品锃亮细腻,均是上乘之作。墨锭的制法分为十多道工序,先和料,再把皮胶用文火慢熬。熬软取出,将油烟、麝香、冰片、朱砂等料依次按量加入,置于铁皮上用大杵反复捶敲无数次,敲成纸一般薄,再折回来捶敲,周而复始。当烟料和胶料细腻均匀地糅合在一起,坯料就形成了。墨胚捣好搓条压入木质墨模定型,放入外间客厅反扣的瓮底阴着。干后锉掉不齐整的地方,在墨条上描金,再行包装。

相传积文斋的陈墨中添加麝香与朱砂,目的何在?王壮升经过研究发现,用麝香、朱砂等药材,墨条就有了墨香,最主要的是这些珍贵的材料防腐防蛀,能延长墨的储存时间,增强墨的墨色,使得墨色年代越长越亮,字迹如新,还起到了写字画画不晕纸的功效。而且,无论毛笔软硬,墨感是流畅的,不涩。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5)

传承之路 不遗余力代代相传

如今书法用墨,大抵使用墨汁。研墨的恬静和享受,成为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奢侈情感。但是如今这门手艺传承不易,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脏累不说,部分工序做完后浑身上下都是油烟,和从煤窑出来没有什么区别,没多少人愿意学。话虽这样说,可毕竟是祖上留下的手艺,王壮升不想让它在自己手里失传。

为了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2009 年王壮升劝说儿子王刚辞去了在外的工作,跟着他学习墨锭制作技艺。王刚一是为父所愿,也为保护这一传统手工艺,多年来坚持墨锭制作,其作品《龙门》《朱子家训》已成为知名品牌,深受书法家和社会人士的好评。如今积文斋墨锭传统纯手工制作技艺和销售已不再是闭门坐失良机,而是借助“互联网 ”穿越时空,线上线下把积文斋墨锭传统纯手工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文人墨客的关注。时空变化,朝代更替,这些古老而鲜活的传统工艺,让伟大先祖们创造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王壮升父子也在千杵万杵中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墨的发明者,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6)

传承人档案

王壮升 1962 年出生,在老字号“积文斋笔墨庄”师从岳父制墨名师张永福学习制墨技艺。2011 年,被评为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墨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刚 1986 年出生,2009 年在父母的劝说下辞去在外的工作,在老字号“积文斋笔墨庄”师从第五代制墨名师王壮升学习制墨技艺,从 2009 年至今一直在“积文斋笔墨庄”从事制作墨锭工作,2016 年被评为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墨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摘自:《科学之友》201809期传承专栏

,

栏目热文

古人对毛笔的雅称(毛笔算是古代的伟大发明吗)

古人对毛笔的雅称(毛笔算是古代的伟大发明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语作为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智慧。在众多成语中,有一类三字成语,它们简洁而富有意境,给...

2024-03-18 22:37:49查看全文 >>

四大文宝里面的毛笔是谁发明的(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是谁创造的)

四大文宝里面的毛笔是谁发明的(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是谁创造的)

清代书法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评价:“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文衡山,即是文徵明,他是明朝中期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更是诗文...

2024-03-18 22:41:20查看全文 >>

文房四笔中的毛笔是谁发明的(书法初学者用几号毛笔)

文房四笔中的毛笔是谁发明的(书法初学者用几号毛笔)

书圣王羲之年少时用什么笔,又用的是什么纸与墨?魏晋时期的笔墨纸砚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与现在的差别有多大?本文从魏晋时期作...

2024-03-18 22:39:25查看全文 >>

天涯共此时全诗(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全诗)

天涯共此时全诗(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全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联千古名句,历来倍受诗家称颂。出自唐人张九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之中。本诗是一首月...

2024-03-18 22:19:27查看全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简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请说出作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简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请说出作者)

唐朝贤相,岭南诗祖就是张九龄,韶关始兴县出发的进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张九龄(公元678年—公元740年),字子寿,又名...

2024-03-18 22:21:17查看全文 >>

毛笔的18种雅称(毛笔的另外几种说法)

毛笔的18种雅称(毛笔的另外几种说法)

在东周战国时,国家分裂为好几个小国,各国文字都略有不同,对笔的称呼也不一样: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

2024-03-18 22:19:19查看全文 >>

八大山人是哪8个人(八大山人作品成交价格)

八大山人是哪8个人(八大山人作品成交价格)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7日电 题:八大山人:八个人,还是一个人?作者:任思雨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四大才子……...

2024-03-18 22:36:33查看全文 >>

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八大山人书画全集185幅)

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八大山人书画全集185幅)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

2024-03-18 22:44:17查看全文 >>

八大山人最贵的一只鸟(八大山人最贵的一只鸟高清)

八大山人最贵的一只鸟(八大山人最贵的一只鸟高清)

清 八大山人 《孤禽图》 纵103.5厘米 横44厘米 价值6272万元八大山人所作的《孤禽图》是世界画坛最贵的“一只鸟...

2024-03-18 22:13:39查看全文 >>

八大山人都有哪八个人(八大山人一共是哪八人)

八大山人都有哪八个人(八大山人一共是哪八人)

八大山水画的特色八大山人善画 山水 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

2024-03-18 22:22: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