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他又在舒州、常州、饶州做官,勤政爱民,政绩斐然的王安石名气大起来,以至于当时文彦博、欧阳修等朝中显贵都极力推荐他升官,只是他反应冷淡,多次推辞不受。
他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官位,而是济世大愿。
仁宗并没采纳他的变法宏图。失望之余,他长期住在江宁,英宗上位后也喊过他,但叫不动他。

王安石面对美好的大宋江山,写下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美得沁人心脾,高中时我第一次读到,反复背诵,至今还能记得,全篇没有特别复杂的字词,没有繁重的掉书袋,所有描写的意象都可以清晰浮现在脑海中。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7岁了,王安石以为自己此生就只能这样了,虽有卧龙之才,不得其时,可惜啊。
没想到,他的伯乐虽然迟到,但没有缺席!
1067年,宋神宗即位,神宗早就知道王安石有才,让他做江宁知府。

神宗发现这位子不好坐,深感内外交困,有心振兴国家,只恨周围都是一堆守旧派,没个得力助手,盘来盘去,他想到了王安石。
没多久,王安石应召来到京城,他的变法之策深得神宗之心。
1068年,他升任宰相,开始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初登相位,王安石心情舒畅,终于有机会以天下为舞台施展拳脚。这年新年,他写了一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现在的三岁孩子都会背诵,正是王安石变法新政有了起色,春风得意,一挥而就。
春风暖屠苏,门户瞳瞳,空气里仿佛飘来温暖的屠苏酒香,大道之光初升,照亮凡间,此刻他是多么喜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