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王琦瑶的人生悲剧(王琦瑶的悲剧现实意义)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24 00:15: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当代作家王安忆的中篇小说《长恨歌》,讲述了1945~1986年间“上海小姐”王琦瑶的爱恨情仇,其中穿插大上海四十年间的风云变化。

王琦瑶的人生悲剧,王琦瑶的悲剧现实意义(1)

这部小说由始至终贯穿着宿命的思想,王琦瑶的一生都坚持命由天定的宿命意识,从竞选上海小姐时的“顺水推舟”、到坐上李主任的车时的“听天由命”,一直到生命结束,王琦瑶的意识深处始终存在强烈的宿命感。

在小说的结尾,王琦瑶临死前的景象,与她四十年前在片场看的情景一模一样。

王琦瑶眼睑里最后的景象,是那盏摇曳不止的电灯,长脚的长胳膊挥动了它,它就摇曳起来。这情景好像很熟悉,她极力想着。在那最后的一秒钟里,思绪迅速穿越时间隧道,眼前出现了四十年前的片厂。对了,就是片厂,一间三面墙的房间里,有一张大床,一个女人横陈床上,头顶上也是一盏电灯,摇曳不停,在三面墙壁上投下水波般的光影。她这才明白,这床上的女人就是她自己,死于他*。然后灭了,堕入黑暗。

令人惊悚的是,四十年前王琦瑶在片场看到女演员躺在床上扮演死人的时候,她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不过当时的她看不出女人是自*还是他*。作者用这种首尾相应的手法,暗示王琦瑶的命运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注定了,她再怎么挣扎、努力,最终都逃不出悲剧的结局。

宿命意识是一种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无能为力的思想。

纵观全书,王琦瑶的一生看似难逃天命的决定,但细读之下,却可看出王琦瑶的命运实则是她自我选择的结果。在王琦瑶的“靠山”李主任失事后,王琦瑶仓皇逃离上海的途中,她的外婆是这样想王琦瑶的:“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这个“头”是谁开的?并不是别人,正是王琦瑶本人。而在王琦瑶生下女儿坐月子的时候,王琦瑶的妈妈这样骂她:“给你脸你不要脸,所以才说自作自贱,这‘贱’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自己要往低处走,别人就怎么扶也持不起了。”她的话说得很明白,“作”和“往低处走”,并非别人逼王琦瑶,而是她的选择。

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个重要的世界,叫做“优质世界”。优质世界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①我们最想与之共处的人;

②我们最想拥有或体验的事物;

③我们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统。

我们所做的任何选择都是为了让自己更舒适,而优质世界就是驱使我们选择行动方式的重要因素。

王琦瑶的每次选择,也是为了选择让自己活得更舒适。

王琦瑶的人生悲剧,王琦瑶的悲剧现实意义(2)

(01)选择竞选“上海小姐”

美丽的王琦瑶出生于上海的弄堂,十六岁那年,她无意间得到了电影片厂的一次试镜机会。不过,导演对试镜结果不太满意。为了弥补王琦瑶,导演请了一个搞摄影的朋友程先生帮她拍了一些生活照。拍出来的其中一张生活照登在了《上海生活》的封二,王琦瑶一夜之间成了上海滩人尽皆知的“沪上淑媛王琦瑶”。

一九四六年,因河南闹水灾,上海为筹募赈款而举行“上海小姐”选举。起初,拍照的程先生建议王琦瑶参加“上海小姐”竞选时,王琦瑶虽然有点动心,但还没有足够的勇气报名。直到她的好友蒋丽莉在一次公开的场合宣布了王琦瑶将要参加竞选后,王琦瑶才想:“这也许是一个机缘呢?谁又能知道。”于是她便“顺势而走了。”

王琦瑶的心本来是高的,只是受了现实的限制,她不得不时时泼自己的冷水。她知道这世界上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越想要越不得,不如握牢自己手中的那一点,有一点是一点,说不定反会有意外的获得,所以是越不想越能得。

王琦瑶顺利地过了初选,进入复选。虽然她突然感到害怕起来,“她觉得事情太顺了,顺得像有个陷阱在前面等她,她相信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过,这时候的王琦瑶的心里真正生出了奢望。

电影片厂的导演找到王琦瑶,导演说,瑶瑶你还是求学的年龄,应当认真地读书,“上海小姐”只是过眼的烟云,是留不住的风景,不能为了这份虚荣迷住了眼睛。

王琦瑶却说:我并不是有心想去竞争,不过是顺水推舟,水到渠就成,水不到就不成的。

最后,不管导演如何劝说她不要去做大亨的女儿和情人的陪衬,或搬出男女平等、女性独立、应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等说辞,最终都没有改变王琦瑶的想法,反而更令她坚定了决心,她说“倘若真是你说的那样,我就是想退也不能退了,偏倒奉陪到底,一争高低。”

最终的复赛结果,王琦瑶得的是第三名,俗称三小姐。

王琦瑶的人生悲剧,王琦瑶的悲剧现实意义(3)

在王琦瑶看来,这个结果并不是她主动竞争得来的,而是因为先有导演的推荐,才有程先生替她拍照成为“沪上淑媛”。后来又是因为程先生的建议,以及好友蒋丽莉的极力协助,她才顺水推舟参与竞选。

选择理论认为:只要我们愿意承受严厉的惩罚甚至死亡,就没有人能迫使我们去做任何事。

王琦瑶从去片厂试镜开始,拍照、竞选,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人逼迫她,甚至导演还劝阻过她,她却决定“顺势而走”,这只能说,她成为“上海小姐”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

(02)选择做“爱丽丝”的金丝鸟

一切尘埃落地以后,王琦瑶忽然发现她做主角的日于过去了,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过去的光荣有些沧海巫山的味道。

就在这时,王琦瑶生命中的“大人物”李主任出现了。李主任是军政界的一位大人物;也是一间百货楼的*,他在当“上海小姐”的评委时被王琦瑶打动了,所以在百货楼开业之时请王琦瑶前来剪彩。

李主任的正房妻子在老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有两房妻室,一房在北平,一房在上海。而与其厮混过的女人就不计其数了。

王琦瑶坐上李主任的汽车,在她看来,李主任的身材虽不高大,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不二的意志,唯有服从和听命。

王琦瑶的人生悲剧,王琦瑶的悲剧现实意义(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王琦瑶原型(王琦瑶李主任原型)

王琦瑶原型(王琦瑶李主任原型)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女子,无一不在历史上留下一笔,或魅惑君主、或为国和亲、或祸国殃民......白...

2024-03-24 00:26:31查看全文 >>

王琦瑶年轻照片(王琦瑶为什么和女儿比)

王琦瑶年轻照片(王琦瑶为什么和女儿比)

一曲长恨歌,不过是赶了一场繁华,只是低回慢转都诉着告别,曲终人要散。时间最具有腐蚀力,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最终都会成...

2024-03-24 00:17:03查看全文 >>

王琦瑶的人物形象分析简述(王琦瑶的悲剧性给你的现实启示)

王琦瑶的人物形象分析简述(王琦瑶的悲剧性给你的现实启示)

引言王安忆的《长恨歌》是一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文学巨著,通过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展现了从清末民初到改革开放前夕的上海社会变...

2024-03-24 00:15:47查看全文 >>

王琦瑶的人物形象(王琦瑶原型照片)

王琦瑶的人物形象(王琦瑶原型照片)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鲁迅王安忆的《长恨歌》以上海女人王琦瑶一生为线索,讲述她在各个年龄...

2024-03-24 00:42:30查看全文 >>

王琦瑶的多劫人生(王琦瑶一生中的四个男人)

王琦瑶的多劫人生(王琦瑶一生中的四个男人)

现代都市从纳入文学审美领域之日起,它的繁华诱惑背后的自由与孤独即纠葛不已,引起大众尤其是作家的关注与思考。城市可以作为宏...

2024-03-24 00:19:09查看全文 >>

王琦瑶的性格(王琦瑶最后的结局)

王琦瑶的性格(王琦瑶最后的结局)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从命运角度解读的文献较多。本论文试从家庭背景、人物性格和感情生活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般家庭背景是命运...

2024-03-24 00:15:30查看全文 >>

三年级下册花中君子指的是什么(三年级荷花课文冒是什么意思)

三年级下册花中君子指的是什么(三年级荷花课文冒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鲜花有很多品种,比如玫瑰、杜鹃、牡丹等都是大家喜欢的品种,每种花都有相对应的别称,那么花中西施指的是哪种花呢?下面...

2024-03-24 00:19:20查看全文 >>

花中君子是指哪四种(花中君子指的是哪几种花)

花中君子是指哪四种(花中君子指的是哪几种花)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四君子者,...

2024-03-23 23:56:20查看全文 >>

花中君子下一句(花中君子下半句三年级)

花中君子下一句(花中君子下半句三年级)

蝶恋花-咏梅(中华新韵)何惧漫天风雪舞。怒放奇葩, 笑傲岐孤苦。①雅士高洁情志笃,岁寒三友和谐谱。②喚醒群芳春献愫。疏影...

2024-03-24 00:09:09查看全文 >>

花中君子是指什么(花中君子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

花中君子是指什么(花中君子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

别名黄华、金蕊等。花色有黄、白、橙、紫等;花型变化也很大。花期以10月为主。古人还有重阳赏菊的风习。菊花不仅千姿百态,清...

2024-03-24 00:20:2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