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24 01:29:3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正常情况下,蚕种在孵化时,蚁蚕的头部会先从卵壳中出来,然后尾部跟着出来,但有时也会遇到特殊情况,那就是蚁蚕的尾部先出来,其头部还在卵壳中,蚁蚕想要顺利出来就有一定的障碍,需要不停摆动才可能从卵壳中出来。养殖户如果在孵化环节发现有这种异常情况,不可人为去协助其脱壳,否则容易起反作用,因为蚁蚕孵出时,蚕体个头较小,卵壳与蚁蚕也会连在一起,养殖户很难把握好力度,一旦蚁蚕的蚕体被卵壳划破,就可能出现病菌感染,后期诱发蚕病的概率较大。

在业内也把这种蚁蚕逆出现象称之为“戴帽子”,如果只有2-3%的蚕种有这种现象,对后期蚕茧产量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蚁蚕逆出比例达到10%以上,那么蚕茧产量与品质可能有较大的降幅。为了减少蚁蚕逆出的现象,养殖户就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情况容易引起此类现象,后期饲养环节,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如果养殖户对一些基础知识不太了解,那么后期养蚕时就容易走一些弯路,收益上也会比其他养殖户低些。养殖户在蚕种孵化环节,究竟什么因素会引起蚁蚕逆出呢?个人认为主要跟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1)

一、蚁蚕孵化时受外界因素干扰

很多养殖户在蚁蚕孵化时,并没有太在意蚕房及周围的环境情况,这里面的环境不是指卫生消毒环节,而是指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蚁蚕即将要破壳时,如果有强风直吹,或者蚕房周围出现不停震动,那么即将要孵化的蚁体,在卵壳中就容易出现逆转,也就是说原本头部先出来的,蚁体逆转之后,就变成了尾部先出孔,也就出现了蚁蚕逆出现象。一般来说,蚁蚕孵化阶段,蚕房内的环境相对好控制些,但如果是蚕房周边地区,那情况会相对复杂些,比如周边有一些加工厂,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大型机械,或者说邻居家建新房,需要用到振动类的机械。这些因素看起来不是很大的问题,可对于蚁蚕的孵出,却有不可逆的影响,这就需要养殖户在蚁蚕孵出阶段,重点排查蚕房及其周边的环境是否合适,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界干扰。

二、发种时间偏迟

每季蚕种出厂至养殖户手中,需要经历多个中间环节,少的也要2次中转,多的可能达到4-5次,这里面就会有潜在的风险,中间环节过多,容易影响蚕种的下发时间。比如正常情况下2-3天要将蚕种下发至养殖户手里的,结果因为其他因素,导致耗费的时间达到4-5天,此时,部分蚕卵就可能提前出来,苗蚁现象明显增多,如果运输过程中,车辆内部的环境较为闷热,而且较长时间处于缺氧的状态,那么已经将卵壳咬破的蚁蚕,就会在卵壳内部表现出烦躁不安,有的还会出现明显的挣扎,蚁蚕逆出的概率会明显增大。在养夏蚕和中秋蚕时,室外的气温容易超过30℃,蚕种下发时间如果推迟1-2天,那么蚕种孵化环节就比较容易出现异常,这也是实际操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2)

三、养殖户操作不当,蚕种出现堆积

养殖户领到蚕种后,需要进行二次催青,这样有利于提高蚕种孵化效率,同时蚁蚕孵出的整齐度也会有所提高。但有的养殖户并没有规范化操作,比如蚕种进入孵化室后,养殖户没有及时将蚕种摊开,而是将蚕种直接堆放在一起,堆积的时间也不短,那么里面的蚕种就容易缺氧,局部地区的实际温度也容易超出蚕房内的温度。举个简单的例子,蚕房中放置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8℃,那么堆积在里面的蚕种,周围实际温度就可能在30℃以上,蚕种孵化时就容易出现异常,蚁蚕逆出是其中一种情况,还可能出现无法孵化的现象,因此,养殖户在二次催青时,不可随意操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四、蚕种孵化期间,蚕房内温度出现骤变

在蚕种孵化期间,蚕房内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6-28℃,如果天气比较平稳,或者养殖户在蚕房内引入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那么是比较有利于蚕种孵化的。但对于一些蚕种数量少于5张的养殖户来说,很少会引入一些自动化设备,只能根据天气情况来调节蚕房内的温湿度,这里面的难度是不小的。比如在养春蚕时,容易出现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中午时室外气温可接近25℃,而晚上的气温低于10℃,如果出现倒春寒,那么气温波动的会更明显。还有在南方地区,养殖晚秋蚕时,前一天气温还在26℃,而第二天下雨又刮风,气温降至15℃以内,人会明显感受到阵阵凉意,蚕房内的温差同样会很大。如果蚁蚕孵出时,蚕房内的温度出现明显波动,温差超过10℃,那么蚁蚕孵出时,就容易出现逆出现象。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3)

对于养殖户来说,在蚕种孵化阶段,肯定是希望蚁蚕能够正常孵出,而且孵出的整齐度也比较好,这样在1-5龄蚕期,管理起来更省心些。从蚕体体质上来看,蚁蚕孵化时出现逆出现象,部分蚕脱壳容易对蚕体形成一定的损伤,而此时蚁蚕还未进食桑叶,自身抵抗力偏弱,就容易成为弱小蚕,一旦蚁蚕脱壳时,蚁体被卵壳划破,那么还容易诱发一些蚕病,是否能顺利上蔟,也是未知数,即使后期上蔟作茧了,蚕茧的个头往往也会偏小。为了提高蚁蚕的孵化质量,减少蚁体尾部先出现的现象,那么养殖户可以做哪些预防措施呢?个人认为需要综合考虑以下6个要点。

1、催青环节调节好温湿度

蚕卵孵化成蚁蚕,一般来说,需要经过两次催青,第一次催青通常节奏较为专业的设备,比如蚕种生产企业,或者县级以上的专业机构,而养殖户拿到蚕种后,还要进行二次催青,有的地方也称之为“补催青”,二次催青处理好了,才能逐步喂食桑叶,让蚕慢慢长大,最后上蔟作茧。为了让蚕能够正常孵化,在该阶段,孵化室或者蚕房内的温湿度要控制到位,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摄氏度,相对湿度需要达到80-90%,有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养殖户,操作起来会相对简单些,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设置即可。如果养殖户没有专业的设备,那就只能多观察天气变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室内温湿度偏低了,就要想办法进行增温、增湿;出现高温高湿时,就需要进行降温、降湿。

2、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合理安排发放蚕种

一般来说,蚕种胚胎发育偏快时,其孵化时间也会较短;而如果蚕种胚胎发育偏慢,那么形成蚁蚕的时间也会相对慢些,蚕种的胚胎发育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温度、湿度、季节等,无论哪个条件出现异常,都会使得胚胎发育有快慢之分。之前我家养蚕时,还遇到过同时领到的5张蚕种,有1张蚕种可以看到少量蚁蚕,而其他4张蚕种,肉眼看不到提前出来的蚁蚕,这里面就跟胚胎发育的快慢有关,有的蚕种因其他因素,导致胚胎发育相对快些,那就需要养殖户及时进行孵化。比较合适的操作是,给养殖户分发蚕种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胚胎发育慢的蚕种,可以分给相对远些的养殖户;胚胎发育相对快些的,那就得采取就近原则,这样平衡下来,养殖户拿到的蚕种孵化时间就差不多。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4)

3、避免强风直吹,注意催青环节的保护措施

大部分养殖户都比较清楚,家蚕是比较脆弱的,整个饲养阶段,都需要细心呵护,才能形成蚕茧,给养殖户带来不错的收益,但不少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有种种原因,导致最后收获的蚕茧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蚁蚕孵化时,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这就需要养殖户给蚕房内通风换气时,把握好时机,如果发现室外风力较大,那么就不能开对流窗,而且放置蚕座时,尽量不要靠近门窗。如果蚕种孵化阶段需要通风换气的,可以考虑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15:00-17:00两个时间段,通风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当蚕房内温湿度偏大时,那么中午时段也需要进行通风,通风的时间需要适当增加。同时,还要注意催青时的一些保护措施,比如不能让一些飞虫进入孵化室。

4、及时摊开蚕卵,避免长时间堆积

养殖户去领蚕种时,要做好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带上黑布或者黑色的衣服,及时将蚕种包起来。同时,要尽量缩短路途时间,如果是下雨天领蚕种,更要注意不能将蚕种淋湿,也不能被强风直吹。蚕种放入蚕房后,要及时将蚕卵摊开,一般在蚕座中放上1-2张白纸,然后用鹅毛轻轻摊开蚕种,使得整体保持均匀,不可出现蚕种堆积的现象。想要缩短蚕种堆积的时间,那就需要养殖户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蚕房、蚕座、蚕架、收蚁工具等,至少提前2天消毒到位,基本上要达到这样的状态,蚕种进入蚕房后,孵化工作就可以马上开始。整个操作既要动作轻缓,又要尽量缩短时间,如果养殖规模在10张蚕种以上的,可适当增加人手,而且分开操作,这样可以避免蚕种长时间出现堆积。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5)

5、蚕房内部及周边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

无论是1龄蚕还是5龄蚕,家蚕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是比较敏感的,如果温度、湿度有异常,蚁蚕的生长也会表现的不正常。另外蚁蚕孵化时,一旦蚕房内或者周边比较吵杂,或者有明显的振动,部分蚕容易受到惊吓,会影响蚁蚕的正常孵化,特别是蚁体即将破壳时,被周围的声音干扰后,部分蚁体会在卵壳中出现翻转,出壳时会遇到尾部先出来,而头部还在卵壳中。为了降低这样的概率,那就需要养殖户给家蚕营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选择孵化室或者蚕房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分贝,如果长时间超过70分贝的地方,要谨慎作为蚕房或者孵化室。

6、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当养殖户发现部分蚕种孵化时,出现了一定的逆出现象,此时不要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步要适当降低蚕房内的温度,原来蚕房内温度控制在28℃时,这个时候就可以降至25-26℃,这样是可以让蚁蚕减少活动量的,避免体能消耗过大。第二步可以适当增加孵化室或者蚕房内的相对湿度,原来相对湿度为80%时,那么可以将相对湿度提升至90%左右,有的养殖户还会将湿蚕网放在蚕种上,这样蚁蚕活动时会更加顺利,有助于逆出的蚁蚕脱壳。当然,放置湿蚕网时,一定要控制好湿度,不可有大的水珠,不然蚁蚕被水珠包围,就很难成活,这也是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意的。

蚕茧怎么处理不会破壳,蚕茧一直不破壳(6)

总之,蚁蚕孵化阶段,有时会出现尾部先出壳的蚁体,3%以内的蚕种有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正常的,一般来说,对后期蚕茧产量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当蚁蚕逆出率超过5%时,养殖户就需要分析具体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该降温增湿时就需要处理到位,有条件的,还应将逆出的蚁蚕分开饲养,这样有利于预防一些蚕病。作为养殖户来说,肯定是希望蚕种孵化阶段,能够顺利孵出蚁蚕,并不希望有孵出率不齐、蚁蚕逆出等异常情况,很多时候,蚁蚕逆出是养殖户自己操作不当引起的,只要多一点耐心,注意以上几个细节管理,这种现象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栏目热文

发财树怎么浇水最佳方法(发财树怎么浇水才能长得好)

发财树怎么浇水最佳方法(发财树怎么浇水才能长得好)

现在有很多朋友喜欢养些花花草草,发财树就是其中一种,它有招财之意,很多地方都能够见到它。养殖发财树的过程中浇水是比较需要...

2024-03-24 01:10:49查看全文 >>

发财树几天浇水最佳(发财树几天浇水最合适)

发财树几天浇水最佳(发财树几天浇水最合适)

家中养发财树,可别按天浇水了,用个“小妙招”,叶绿根壮长势旺发财树名字寓意比较好,而且它的叶片长得又大又油亮,当作一款室...

2024-03-24 01:38:40查看全文 >>

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中国十大最大铁路枢纽)

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中国十大最大铁路枢纽)

国内铁路十大枢纽城市榜单出炉,北京无悬念居首,广州压上海,郑州排名靠前,济南令人惊喜,西安未上榜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在中国...

2024-03-24 01:33:24查看全文 >>

陈芊芊小说叫什么名字(陈芊芊小说原著叫什么)

陈芊芊小说叫什么名字(陈芊芊小说原著叫什么)

《我喜欢你》原著小说是蓝白色的《终于等到你》,曾经在网站上连载,拥有很高的人气。小说讲述了一个爆笑无码的爱情故事,一个女...

2024-03-24 01:33:51查看全文 >>

韩烁陈芊芊双双回现代(韩烁芊芊回到现代两人相认)

韩烁陈芊芊双双回现代(韩烁芊芊回到现代两人相认)

01传闻,总归是传闻。事实告诉你,百闻不如一见。陈芊芊更是如此,幸好人设没有多大差别。否则,还真有“人格分裂”的嫌疑。在...

2024-03-24 01:24:50查看全文 >>

蚕茧自己破壳还是人为剪开(蚕茧不剪开它自己能出来吗)

蚕茧自己破壳还是人为剪开(蚕茧不剪开它自己能出来吗)

今年部分地区蚕茧的价格达到55元/公斤,一张蚕种收获蚕茧按80斤计算,产值就达到了2200元,如果一季蚕养5张蚕种的...

2024-03-24 01:29:49查看全文 >>

蚕茧取丝的正确方法(蚕茧抽丝正确方法)

蚕茧取丝的正确方法(蚕茧抽丝正确方法)

古代养蚕抽丝的先后顺序,传承六千年丝绸文明,工序复杂超乎想象 古代中国最引以为豪的艺术品便是丝绸与瓷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

2024-03-24 01:28:56查看全文 >>

柞蚕茧怎么处理(蚕茧怎么处理才白)

柞蚕茧怎么处理(蚕茧怎么处理才白)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所在。相比于保护好历史街...

2024-03-24 01:43:12查看全文 >>

蚕茧保存方法(蚕茧怎么能完整保存)

蚕茧保存方法(蚕茧怎么能完整保存)

在养蚕过程中,消毒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该环节处理的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蚕茧产量,有的养殖户对消毒环节不是很重视...

2024-03-24 01:37:44查看全文 >>

蚕茧怎么处理能做成被子或枕头(蚕茧没有烘干可以做被子吗)

蚕茧怎么处理能做成被子或枕头(蚕茧没有烘干可以做被子吗)

爱海宁客户端通讯员 邬振东近日,在袁花镇梨园村马家组一位中年妇女坐在自家的灶间门前剥丝棉,一只红色的大塑料盆放着许多烧熟...

2024-03-24 01:42: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