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点范本1
博士当乞丐,我们该如何评论?
来源 江南时报 人民网 作者:梁守泰
点评:湘语文
【点评:设问句做标题,引人思考。】
继北大才子街头卖肉之后,如今又在南京出现更为“悲壮”的一幕: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热能博士陈某,居然沦为乞丐,周末晚上坐在路边讨饭。
【点评:简要概述新闻事件。】
国家培养一个博士很不容易,博士却自甘沦为乞丐,令人惋惜。名牌大学毕业生去卖肉、博士生乞讨,虽然只是个案,但也不是绝对的偶然现象。现实中,类似高才生找不到工作、无所作为的情况并不罕见,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找出其中原因,对人才的成长、培养与使用不无裨益。
【点评:展开分析,由果溯因。】
心理不够健康。人才的成长与成功既要靠才能,也要靠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对于“博士乞丐”来说,一个很可能的情况是,从上小学到读博士,从学生时代到踏上社会,他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甚至纯粹个人的小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少与他人、与社会交往,也就难以融入群体,适应社会。特别是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就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不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发挥一技之长,贡献才能。
【点评:原因之一,个人心理素质层面。】
育人不够全面。古人司马光曾经提出“以德御才”说。他所说的“德”,是指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才”的发挥要靠“德”的指挥和驾驭,否则将畸形发展,直至一事无成。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有很多学问,而最基本的要求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可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教育,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方面下了多少工夫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这样一来,出现“博士乞丐”和心理素质差的高学历者就不足为怪了。
【点评:原因之二,外部的学校教育层面。】
用人不够灵活。“博士乞丐”尽管心态不好,个性心理出了问题,但他毕竟掌握了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有一技之长。如果用人单位能够增强爱惜人才之心,在用人上“灵活”一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对他边使用边“矫正”,还是可以发挥专长,有所贡献的。作为政府人事部门,是否有责任予以重视,通过牵线搭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尽量发挥专长呢?
【点评:原因之三,外部的用人单位层面。】
名牌大学的博士成为乞丐,不能一味责怪甚至嘲笑他“咎由自取”,的确,有他自身因素,但学校教育和社会用人机制也存在问题,也应该对此承担部分责任。除了要求他们端正心态,适应社会,还应扭转教育界重视智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在用人方面多些灵活和人性化,避免出现人才浪费。
【点评:总结上文,提炼观点。】
鲜素材简评
平时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中,很多同学喜欢用排比段,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排比段之间往往内容杂糅,机械罗列,或者华而不实,陈词滥调。比如:责任心是一缕春风……责任心是一轮太阳……责任心是一圆月亮……文采好点的,化用几句古诗或名言,但并未针对作文题做有效地叙述与分析。
而这篇人民时评则不同,三个主题段落看上去很整饬,但并非一般的排比段,而是层层推进,逻辑清晰,过渡衔接自然。很值得大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