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缺点有哪些)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3-31 00:56: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土地是农业文明的基础,也是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民初,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土地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变化。

井田制:封建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是周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它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特点是:一块井田划分为九份,中间一份为公田,由奴隶耕种,收获归国家或诸侯;其余八份为私田,由八户农民耕种,收获归自己。井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封建贵族土地所有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必须向国家或诸侯缴纳赋税和服役。

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缺点有哪些(1)

井田制适应了周朝初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分封制度,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着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商鞅变法是秦国在战国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即划定界沟),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转让和买卖。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并规定按亩征税和按人徭役。这样既激励了农民增加生产力,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军事力量。

商鞅变法对秦国统一天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后来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商鞅变法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是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为了打破豪族宗主督护制下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混乱状态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均田制的特点是:国家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和定期还受(即收回再分配)。受田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并且必须完租纳调服役。

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缺点有哪些(2)

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均田制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生产、增强国家统治力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均田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和困难:如国家掌握荒地数量减少、贵族兼并土地、农民隐瞒户口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均田制逐渐失效。

租佃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租佃制是宋代以后至清末民初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关系形式。它是在封建土地私有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也占有一定比例的三种土地制度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租佃制的特点是: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比例的租金。租佃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方式,也是封建社会最普遍最典型的土地关系。

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缺点有哪些(3)

租佃制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增加,而土地供给相对不足,导致土地价格上涨,土地买卖活跃。同时,由于商业资本和高利贷的兴起,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和国家的土地,使土地愈来愈集中。农民则因为贫困、灾荒、赋税等原因,不得不出卖或抵押自己的土地,成为雇农或佃农。这样,租佃制就成为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关系。

租佃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租佃制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在经济上,租佃制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但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文化上,租佃制催生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的文人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苦难和愿望。

土改运动:耕者有其田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为反抗封建压迫、争取解放而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土改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没收了一切封建阶级及其走狗的土地财产,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翻身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并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个体农民向集体农民、从集体农民向人民公社成员、从人民公社成员向现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者等三次历史性跨越。

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缺点有哪些(4)

土改工作人员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土改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革命运动。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土地关系。它解放了广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使他们从封建压迫下获得自由和解放。它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它为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和新篇章。

,

栏目热文

商鞅为什么废除井田制(商鞅处死为何制度没有变)

商鞅为什么废除井田制(商鞅处死为何制度没有变)

序言:公元前359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并在商鞅的提议下“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自西周时期就已经相对成熟的“土地国有制度...

2024-03-31 00:35:58查看全文 >>

井田制的作用和弊端(如何通俗理解井田制)

井田制的作用和弊端(如何通俗理解井田制)

前言:"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田亩制度。据史料记载,此制度最早可溯源至商朝,至西周时已经成熟。但是到了...

2024-03-31 00:55:07查看全文 >>

封建社会的土地归谁所有(封建社会地主的土地怎么来的)

封建社会的土地归谁所有(封建社会地主的土地怎么来的)

虽说我国封建王朝轮回更替两千多年,各朝各代的管理制度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一个统一的王朝都是在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这样的四个阶段...

2024-03-31 01:00:08查看全文 >>

井田制走向崩溃的原因(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井田制走向崩溃的原因(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文|飞鱼说史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

2024-03-31 00:25:49查看全文 >>

井田制的优缺点(井田制弊端)

井田制的优缺点(井田制弊端)

古代中国有一种叫做井田制的耕种方式,相传起源于黄帝时期,流传到了夏商周三代。这种制度分为公田和私田,最高所有权属于国君或...

2024-03-31 00:39:02查看全文 >>

井田制是如何分配的(井田制有什么弊端)

井田制是如何分配的(井田制有什么弊端)

井田制度是古代村社的制度,那么,它是怎样平均分配份地的呢?这种定期分配份地的情况,我们从古代的月令一类的书中还可以看到它...

2024-03-31 00:26:55查看全文 >>

袁术的谋士白发老头最后去哪了(袁术为啥没有顶级谋士和大将)

袁术的谋士白发老头最后去哪了(袁术为啥没有顶级谋士和大将)

在《三国演义》中,袁术手下的白发谋士是杨弘。他曾是袁术手下首席谋士,多次为袁术出谋划策,在袁术败亡后,他与袁术的女婿陆勉...

2024-03-31 00:55:38查看全文 >>

袁术手下十大谋士(袁术手下谋士武将排名)

袁术手下十大谋士(袁术手下谋士武将排名)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袁家就出了袁绍袁术两大诸侯,论能力袁绍强于袁术,但两人的性格都非雄主,最终无法成就大业。论势力袁绍雄...

2024-03-31 00:29:57查看全文 >>

袁术手下第一谋士是谁(袁术手下有厉害的谋士吗)

袁术手下第一谋士是谁(袁术手下有厉害的谋士吗)

一、袁术:蝴蝶的翅膀公元195年,此刻的曹操已把汉献帝抓住了手中。虽然曹操接汉献帝时,袁术曾派兵截杀,奈何曹操太狡猾,还...

2024-03-31 00:43:47查看全文 >>

袁术手下的谋士叫什么(袁术的手下谁是最厉害的谋士)

袁术手下的谋士叫什么(袁术的手下谁是最厉害的谋士)

很多人对电视剧《三国》中袁术帐下的一位谋士印象深刻。此位谋士是一个白发老者的形象,此人见识非凡,关键时候总能为袁术出谋划...

2024-03-31 00:22:4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