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柴静的《看见》(看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1 17:03:4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他们每天早上排好队去刷牙......

他们把这个房子叫“家”

柴静的《看见》,看见(1)

  • 当拿到《看见》这本书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名记者十年来的采访自传,但当随手翻看了一下后,却发现这本*录的是柴静采访中的错误与失败,内省与反思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

  •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将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之中,看着柴静经历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想着自己能看到的,还有那些看不到的,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表面世界里,就如同柴静所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意味着深层次的剖析,将事件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在这个过程中,要抛弃自己的成见和已成的模式,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蒙昧已经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而当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所造成的就是心里的不安,痛苦。在看这本书前,我没认真去探究过一件事背后到底包含了多少东西,在这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时代,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机会,没有去深层次的剖析,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对一件事的看法也永远停留在人云亦云,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变得机械化,生活中变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对非典时期的灾情采访时,我看到了在灾情面前人的脆弱,顽强,看到了那些不顾生死的医生、护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温暖,这种震撼远不是当时的新闻报道所能体现,也不是未经深入剖析的我们所能体会,未经剖析的背后是我们看不到的真相,显示的是我们的无知。想想看,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若我们不去反思,不去深层次剖析,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又靠什么去进步,当我们嘲笑他人无知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 在生活中,我们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识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忘记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从《看见》中看,柴静一直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这或许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的没有点缀和修饰的描述,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些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她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客观事实,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们自己去涂色,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相信不同人看过后对其中故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不管什么看法,我们的观点都基于事实,不会有产生一些事实之外的捏造。客观,多角度看问题,柴静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了我,将那思想最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我们懂得太多,做出来的却少,为什么呢?发生的事情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它都有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柴静的《看见》,看见(2)

  • 往往我们看到了我们所认为的问题的“源头”,就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在与别人的探讨中又会发现这个“源头”背后还有“源头”……直到最后,彻底摧毁最初的判断,但却又不是每次都能到最后,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客观冷静地去深入调查,真正了解问题本身,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柴静报道“药家鑫”一样,通过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人性,再从深层折射出现在家庭教育问题,她走的很远,也走的很稳。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太多的不堪一击,想像柴静那样走的远,真正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那么,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

  • 看着这本书,看着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我曾想满于现状,压抑着内心那种向上走的冲动,而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选择不断前进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前进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勇敢前进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柴静的《看见》,看见(3)

  • 《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在读书过程中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努力让自己从坚硬的成见和模式中跳跃出来,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当有一天,我再回首看自己时,应该也会别有一番心境吧。

,

栏目热文

柴静的看见哪年出版(柴静的书讲的啥)

柴静的看见哪年出版(柴静的书讲的啥)

作者 |栋运(孔网店铺:栋运的书摊)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疫情期间最治愈心灵的一本书# 疫情中,与书相伴的时...

2024-04-01 17:20:36查看全文 >>

柴静的看见写的什么(柴静 写的文章)

柴静的看见写的什么(柴静 写的文章)

有人曾对柴静说:“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这句话对当时的柴静来说,确实是她的现状。刚进新闻电视台的时候,柴静还只是一个心...

2024-04-01 17:22:51查看全文 >>

柴静的日常(柴静的故事简介)

柴静的日常(柴静的故事简介)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这话用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不为过,连一直以来保养得宜、风度翩翩的柴静也难逃此劫。如今,她虽步入知性女性的行...

2024-04-01 17:04:46查看全文 >>

柴静的看见为什么叫看见

柴静的看见为什么叫看见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2014年有一个“黑色八月”,女大学生频频失踪,或被骗入船销,或被黑车司机囚禁或者杀害。那一年,我...

2024-04-01 17:35:31查看全文 >>

柴静的看见写的是什么(柴静的看见内容是什么)

柴静的看见写的是什么(柴静的看见内容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柴静,而且柴静她所写的一本书叫做《看见》,但书里有很多的真实的事情,都是柴静所亲身经历的,她用了第...

2024-04-01 17:30:25查看全文 >>

看见柴静故事梗概(柴静的故事事件简介)

看见柴静故事梗概(柴静的故事事件简介)

2003年,非典肆虐,尤以北京地区最为严重。板蓝根已经抢完了,到处都在隔离,民心惶惶,但还没有人去现场做过采访。被楼下卖...

2024-04-01 17:23:45查看全文 >>

柴静的看见封面图片(柴静《看见》图片)

柴静的看见封面图片(柴静《看见》图片)

分享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看见>>也许很多人也会感叹:坚硬的成见和模式竟然也可以在每一篇&...

2024-04-01 17:04:17查看全文 >>

柴静书名叫什么(柴静现今在哪里)

柴静书名叫什么(柴静现今在哪里)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柴静,喜欢亦舒的小说,难忘一句,你的灵魂呢早忘记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喜欢柴静,可是读了这本《用我一辈...

2024-04-01 17:41:18查看全文 >>

风雨哈佛路原著免费(风雨哈佛路原版txt)

风雨哈佛路原著免费(风雨哈佛路原版txt)

丽慈出身在一个很糟糕的家庭,父母都是瘾君子。她还有一个姐姐叫丽恩。一天她的母亲毒瘾又犯,她的母亲准备拿着钱去买毒品。丽...

2024-04-01 17:20:07查看全文 >>

风雨哈佛路教会了我们什么(风雨哈佛路给你人生不一样的启示)

风雨哈佛路教会了我们什么(风雨哈佛路给你人生不一样的启示)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我们经常讨论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很多人认为原生家庭不好...

2024-04-01 17:45:5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