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月”厂(中央),铁路线横跨顶部,班内峡谷和油库位于左侧,撒马尔罕大街和顿涅茨大街位于右侧,伏尔加河位于下部
第62集团军发给总参谋部的每日报告中提供了关于这场战斗的更多详情:集团军在中央地带击退了敌人发起的几次进攻。步兵第253团(步兵第45师)和近卫步兵第39师的残部12点30分转入反冲击,任务是歼灭其进攻地域内的敌人,恢复步兵第193师和近卫步兵第39师防区的态势……
步兵第193师击退了敌人2个步兵营向渡口发起的进攻。敌人被逐回出发阵地。
步兵第253团(步兵第45师)12点发起反冲击,受领的任务是歼灭当面之敌,前出到从铁路线至图皮科瓦亚大街和北大街一线。该团遭遇到敌人1个步兵团强有力的抵抗,对方已改善了他们的防御阵地。日终前,步兵第253团到达新农村大街西部至多林斯卡亚大街南面公园的西部边缘。
近卫步兵第39师的任务是沿北大街前出至铁路线。克服敌人的激烈抵抗后,该师的部队于日终前重新夺回了平炉车间、铸模车间、型材车间和成品仓库。
1942年10月,遭到进攻的“红十月”厂
但是,什未林的部队重新夺回10号厂房,使OKW粉饰了恶化的态势,10月30日宣布:“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继续进攻,各战斗侦察组在第一梯队展开行动。”次日,OKW在公告中提及斯大林格勒北部雷诺克地域的特殊行动:“敌人的几个营企图在斯大林格勒北部渡过伏尔加河,这一行动被彻底挫败。已击沉对方大批船只,俄国人的主力不是被消灭就是被俘。”
这份不太完整的报告反映出一个全新的、过去从未提及的尝试:为缓解崔可夫集团军遭受的重压,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发起一场两栖登陆战,在斯大林格勒北部渡过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发起的这场突击证明了崔可夫和叶廖缅科新近恢复的乐观情绪,这场两栖登陆的另一个目的是支援戈罗霍夫的北部集群,该集群目前仍被第14装甲军第16装甲师和第94步兵师困在雷诺克—斯巴达诺夫卡地域(参见地图60)。虽然崔可夫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及这场大胆、命运多舛的突击——可能是因为行动失败了——但红军总参谋部的每日战事概要记录下了这场战斗。
报告的开头处写道:“步兵第300师的1个加强营10月31日4点投入战斗,以夺回拉托申卡地域。”总参谋部在11月1日的报告中提及该师的后续行动,但非常简短:“集团军右翼,战斗的结果是,步兵第300师的[两栖]突击营夺取了拉托申卡东北部,随后掘壕据守,与敌人的1个步兵营和14辆坦克交火。”红军总参谋部11月2日没有提及步兵第300师的情况,但在11月3日的报告中指出:“步兵第300师的加强营实施战斗后撤,从拉托申卡地域退至铁路线后方,在尼兹科沃德纳亚(Nizkovodnaia)渡口附近继续战斗。”此后再也没有提及相关情况。
1942 年10 月下旬,德军轰炸油库和“红十月”厂
但是,德军第16装甲师(该师是叶廖缅科这场两栖登陆战的打击目标)谈到了这场大胆而又不幸的行动,并暗示这并非苏军强渡伏尔加河的首次尝试:
10月31日夜间,俄国人再次企图在拉托申卡夺得一块坚实的立足地。10月30日晚,伏尔加河对岸的动静惊动了“施特雷尔克”战斗群的士兵们。午夜时刻,火炮和拖船渐渐逼近。格克的装甲排开始炮击伏尔加河火车站。3艘各载有50名俄国士兵的船只被击沉,另外几艘受损后转身返回。3艘船只设法在拉托申卡东北边缘和南部靠岸。船上的俄国兵冒着机枪和高射炮火力在岸边阵地据守,随即发起进攻,冲入拉托申卡。尽管敌人的兵力占有优势,但维佩曼少尉(第16装甲高射炮营)和他的高炮组员顽强坚守,并给进攻方造成了损失。60名俄国人转身向南,朝雷诺克冲去。在第16装甲高射炮营第2连的火力打击下,这股敌人悉数就歼[连同他们的指挥员],幸存者寥寥无几。
北面的敌人逼近第16装甲高射炮营第3连连部,但是克内策尔中尉和他的部下实施了顽强的抵抗。冒着猛烈的炮火,我师准备发起一场反冲击,一举歼灭登陆之敌。俄国人部署在河对岸的所有火炮发起猛烈炮击,反冲击开始了,但无济于事。在[第3连]连部,56名俄国人投降;截至13点,又俘虏了36人。
在此期间,俄国人的另外一些部队和重武器在北面登陆。尽管他们高呼着“乌拉”向南发起进攻,但在9辆坦克的协助下,他们被逼退至拉托申卡北郊。
次日,残余之敌被歼灭或俘虏,从雷诺克发起的进攻也被击退。11月2日至3日夜间,我师击退了敌人几艘企图登陆的大型船只,随后发起清剿行动,肃清敌人残存的抵抗。虽然兵力不及敌人,但英勇的战斗群在施特雷尔克少校出色的指挥下完成了任务:巴什基尔步兵第300师第1049团的400人被击退。由于率领部下实施了英勇的防御,格克少尉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
近卫步兵第39师的士兵(位于伏尔加河河岸)在守卫“红十月”厂期间宣誓“奋战到底”
伊萨克·科贝良斯基是苏军步兵第300师第1049团的一名军士,同时担任炮组组长,他对这场战斗的记述提供了步兵第300师突击行动的更多详情,还在不经意间解释了崔可夫忽略这一行动的原因:
10月底,一道命令通过各级指挥系统传达下来:发起一场登陆行动,夺取拉托申卡,将雷诺克、斯巴达诺夫卡和斯大林格勒北部工厂区的敌人吸引过来,从而缓解守军的压力。我们团的两个营被指定担任登陆部队。漆黑的夜间,近700名士兵登上停泊在岸边的四艘机动驳船。拂晓时,他们在对岸弃船登陆,没有遭遇到敌人的激烈抵抗,但沿陡峭河岸的推进非常缓慢。我们在对岸听到了战斗的声响。报告传来,登陆部队中午前只夺取了几座农舍。没过多久,我们的指挥部与登陆部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中断了。日落前,我们听见激烈的交火声,夜里,一名年轻的士兵游过伏尔加河,带来非常不好的消息。德国人的几辆自行火炮已到达村庄,正将登陆部队击退。他们现在急需援助。指挥部决定加强首批登陆部队。提供支援的登陆部队是我们团的第三个营,并获得1个炮兵排和1个反坦克炮兵排的加强……日落后,我们将两个排的火炮推至登船点,这里离我们的阵地不太远……两艘机动驳船停在岸边,等着将我们运过河去。我们登船时,第一艘驳船已向对岸驶去,为降低引擎的轰鸣,速度很慢。但这次,敌人对我们的渡河行动做出了反应。夜幕刚刚降临,德国人便射出一颗颗照明弹。就这样,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行动,并发起持续不断的炮击。不管怎样,第一艘驳船顺利到达了对岸,尽管船上的士兵伤亡较重。我们的驳船离开系锚地,引擎刚刚启动,一发炮弹在旁边炸开,剧烈的冲击波震耳欲聋,驳船像一根小木条似的晃动起来。引擎熄火,驳船向下游漂去。几名船员用长木杆将船撑回岸边。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我们连参加的登陆行动就这样结束了。
身处拉托申卡的登陆部队的命运是一场悲剧。900多名士兵中的大多数人阵亡、被俘或负伤,生还者寥寥无几。
第16装甲师与其他师在工厂区的废墟中苦苦挣扎,在该师看来,“各个连的实力已耗尽,生还者厌倦而又疲惫,武器和装备已破旧不堪……新的任务是补充……[但]目前的情况不允许这样做,[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尚未胜利结束”。
第6集团军的记录确切地表明,10月30日后,保卢斯不再继续其代价高昂的进攻,之后的集团军伤亡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第51军的每日报告指出,辖内部队每天的伤亡人数从10月31日前的100多人下降到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斯大林格勒工厂区和莫克拉亚梅切特卡河北面斯巴达诺夫卡、雷诺克地域的殊死搏*表明,赛德利茨和他的上司——保卢斯和魏克斯——都没有想出办法来赢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