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2 11:46:5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实现美好生活,不能依靠精神的思辨,也不能“靠老天”“求上帝”,只能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即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

美好生活是主客观维度的统一。“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既要以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基础,又要以真正主体的生成为条件。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1)

劳动为美好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从美好生活的客观维度看,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根本途径,为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准备。

美好生活以现实世界为基石,建筑在真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现实的个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有生命的个人,而非“原人”或“神人”。“人们最初恰恰是从动物性需要出发开始自己的物质生产劳动的。”

马克思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将劳动理解为娱乐或消遣,阐明劳动的基本目的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即劳动是维系个体生存、发展和人类繁衍的根本手段。“没有劳动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人的幸福就没有现实性,只能是虚假的幻想。”因而,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本前提,否则,“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遑论实现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2)

新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为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因素。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党,将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和带领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美好生活终将在一代代人的辛勤劳动和接续奋斗中实现和丰富。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3)

劳动生成美好生活的真正主体

美好生活要以客观条件为前提,但“生活是否美好,首先关涉人们的主观感受。由于个体情况具有特殊性,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的主体对所处的同一生活状态在主观感受上也存在差别。”共同体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逐步消除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客观因素,但无法调节和把握个体的主观感受。因而,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是真正主体的生成,缺失了真正的主体,即使物质条件再丰裕,也无法实现美好生活。人的主体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被某种神秘力量赋予的,而是在创造性劳动中逐步生成的。

美好生活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但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自然存在与实践存在的统一”。马克思肯定现实的个人的自然性,但反对将其理解为费尔巴哈视域中孤立的、抽象的和直观的人。“自我主体的真正成型需要某种与他性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被‘制造’出来。”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他以实践生成思维凸显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即主体在美好生活逐渐生成的劳动中,感受、体验生命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4)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劳动中常常“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将劳动贬低为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否定了劳动作为“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的本质。因而,劳动成为被迫的、束缚个性的活动,表现为主体的痛苦和不幸福,无法生成美好生活的真正主体。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通过先进的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真正挣脱了私有制与旧式分工的束缚,从而发展为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即“个人的自我实现”,依然具有一定的外在依赖性,这是由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但劳动本身已成为展现个体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给主体带来的是愉悦和幸福。人在创造性劳动中逐步生成的是创造性主体即实现美好生活的真正主体。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为谋生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劳动的外在强制性尚未完全消除,部分人存在逃避劳动、应付劳动、劳动痛苦等错误心理,不利于实现创造性劳动和生成创造性主体。

“逃避劳动”呈现的是逃避性主体,拒绝劳动、逃避劳动使其彻底丧失拥有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应付劳动”呈现的是应付性主体,即主体从事劳动的意愿较低,迫于谋生需要被动从事劳动。因而,这类人难以体会创造的乐趣和幸福感,拥有美好生活的程度也较低。

“劳动痛苦”呈现的是退缩性主体,即主观上期望拥有更加舒适和体面的生活,但忽视了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满足,从而割裂了美好生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美好生活怎么来创造,美好生活怎么实现(6)

这类人以积极进取的外衣遮蔽意义缺失的实质,尚未形成激发主体创造性的自觉,从退缩性主体到创造性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亟需发展和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其克服和超越逃避劳动、应付劳动、劳动痛苦等错误心理,明晰劳动的崇高意义,自觉追求创造性劳动。

从思想素质看,要引导人民树立劳动最崇高、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激励人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性劳动中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道德素质看,要积极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精神激励人民,引导人民过有德行的生活,从而不断提升美好生活的层次。

从创新素质看,要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着力激发人民的创新潜能,不断提高人民的创新素养,从而推动科技不断进步、实现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有助于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为实现美好生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必要的时间条件。

(作者:秦维红、张玉杰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

栏目热文

美好生活深度评分(美好生活电影深度解析)

美好生活深度评分(美好生活电影深度解析)

作为普通追剧群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部剧你追了快一半了,结果越追越堵心,追之不值,弃之可惜,尤其是看到让自己特别不...

2024-04-02 11:47:36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北京幸福公益基会什么是美好生活?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彭凯平教授认为,美好生活有四个方面,我觉得很有道理,听了彭教...

2024-04-02 11:57:53查看全文 >>

我的兄弟姐妹的评价(我的兄弟姐妹结局还是很完美的)

我的兄弟姐妹的评价(我的兄弟姐妹结局还是很完美的)

我的兄弟姐妹是著名导演俞钟执导的情感电影,电影真挚感人,催人泪下,电影成本仅为300万元,却成为2001年当年电影票房冠...

2024-04-02 11:22:45查看全文 >>

我的兄弟姐妹电影片尾词(我的兄弟姐妹电视机版大结局)

我的兄弟姐妹电影片尾词(我的兄弟姐妹电视机版大结局)

前言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类情感世界中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正因为它们的永恒,也就成为形形色色的导演在形形色色的影片中不断...

2024-04-02 12:03:43查看全文 >>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豆瓣评分(让人大哭一场的电影我的兄弟姐妹)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豆瓣评分(让人大哭一场的电影我的兄弟姐妹)

我的兄弟姐妹一段寻找与重逢的感人之旅。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深深触动我心的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以真挚的情...

2024-04-02 12:00:20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怎么样(美好生活点评)

美好生活怎么样(美好生活点评)

张嘉译主演的《美好生活》,是一部适合高温天儿宅在家里追的好剧今年的高温来得似乎有点猛烈,还没到伏天温度就直抵四十度了,这...

2024-04-02 12:04:03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是怎么回事(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美好生活是怎么回事(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美好生活?啥是美好生活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千人千面吧,因为每个人对生命的目标不同,目的不同,当然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会...

2024-04-02 11:33:04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该是什么模样(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美好生活该是什么模样(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你觉得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其实,生活的样子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

2024-04-02 11:52:42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是怎样(美好生活怎么才能实现)

美好生活是怎样(美好生活怎么才能实现)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什么是美好生活呢?1.优雅舒适...

2024-04-02 11:54:21查看全文 >>

美好生活的看点(美好生活有什么好玩的)

美好生活的看点(美好生活有什么好玩的)

最近电视剧《美好生活》开播,热度不减,最重要的是大叔张嘉译又是男主,小编已经记不清这是张嘉译这几年出演的第几部戏了。该剧...

2024-04-02 11:40:2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