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
改进: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传播及其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了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过了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欧洲人又带着纸张传进了新大陆美洲。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造纸术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