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按单位类别排序整理。有些学生根本搞不清同类型单位的大小,即便把“大变小+0,小变大-0”背得滚瓜烂熟也无用。只要学生们懂得按顺序排出单位,再结合大小切换的口诀,就可以轻松做出单位换算。
其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9这类型题难度较高,要注意。考题中可能会演变成订房、购买门(车/船)票等。例题中只是罗列方案不算难题,若再加入价格、车次等元素,学生们会学得晕头转向,错误率飙升。
这类型题非常具有生活意义。家长们结伴带孩子出行之前,可以陪他们一起做出行规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订房、安排房间、预算等)。生活经验是最好的解题钥匙。
3。
计
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总的来说,只要老老实实地计算不偷懒,这块内容学起来没什么难度。不过,1000减单/多位数这种题有可能会翻车,例如1000-9/1000-29...好些学生看到这么多个0立马愣住,无从下手。如果有此问题,可以进行刻意训练。
脱式计算中会包含加减乘除及括号,学生需要花点时间去习惯“先乘除后加减,括号里面必先解”的运算法则;其次,添/去括号的题也是个易错点,举个例子:698-(125 168)、225÷(5×9),有些学生会直接摘掉括号,变形为:698-125 168、225÷5×9。要理解这类题型最好通过画图,实在无法理解也可以记口诀:添/去括号要注意。括号前有加和乘,添/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有减和除,添/去括号全变号。
4。
乘
法
关于多位数×一位数的题目,主要还是考察乘法口诀的灵活应用。
常见题:
①、□96是个三位数,要使□96×6的积最接近2000,□里的数字是?
②、要使367×□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
这个知识点是多位数×多位数的基础,如果希望孩子计算又快又好,就必须把每一层的基础夯实,没有其它捷径。
5。
几
何
这块部分知识越学越复杂(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多数学生的心病。但凡和几何做结合的题,往往是失分率最严重的题。
学习几何有两个重点:1、掌握定义;2、画图(画图、标数据)。
定 义
要掌握哪些定义?
①四边形(4条直边、4个角);
②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直角);
③正方形(四边相等、4个直角)。总结一下,这类平面图形主要考虑边和角的特点。
④周长(周围一圈)、推导长/正方形周长公式。之后要学面积,学生们经常混淆二者。
C长=(a b)×2,C正=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