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锋
现代学校数学课中全部采用笔算,要学数学,便不能不学习笔算。现在教学中教的笔算、学生学的笔算,通常是指用阿拉伯数码(即0、1、2、3、4、5、6、7、8、9)形成的“笔算”。这种“笔算”实际上只是一种记录形式,就是笔录题目,数字适当对位,逐位口算(心算)出结果,再用阿拉伯数码记录下来,简言之:笔算就是口算加笔录,因为“笔”本身是不会计算的。学生从自幼儿园开始,学习数学加减法时,一般的训练都是用一遍遍地数小棒棒,一页页地写0-9这十个数字,一本本不厌其烦地做题卡死记硬背162式加减法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识数、学计数、学计算,形成数概念。
能不能用一种既具备记录功能,又具备计算功能,还有助于学生识数、计数和数概念形成的记数符号,使学生学识数更容易,计数更简单,数概念形成更直观,计算更快捷?笔者以为用汉字数字‘一二三’记数和珠算方法可以学习、训练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一、用汉字数字一二三加点线记数:
中国古代有一种用算筹记数的方法,分为横式和纵式两种,横式记数方法中,表示1、2、3这三个数字的算筹与汉字数字中的“一、二、三”直观上看是一致的,书写起来也很简单,如果在“三”的下面加上一横线,即可以表示4。根据这些特点,在纸上用横线表示算盘的下珠,分别表示1、2、3、4,用“、”表示算盘的顶珠,表示5,然后再用横线和点组合起来表示6、7、8、9,零用“0”表示,那么0——9这10个数字可分别表示为:
一二三 记数法
我们把此记数方法称为“汉字数字一二三加点线结合记数法”,简称“一二三 记数法”,把表示0—9这10个数字的符号称为记数符号。用上述“一二三点 记数法”,如“3693”可以记为:
一二三 记数法记录3693
此记数法只用了横线和点的简单组合,可以通过添加或消减横线、添加或消减点的方式,完成0-9这10个数字间的转换,这样,使记录数字的符号既简捷明了、直观易记,书写又简单,还具有计算功能。
二、用珠算方法,通过添加或消减横线、添加或消减点完成计算
学习、练习加减法时,用珠算方法,通过添加或消减横线、添加或消减点完成计算,直接得出计算结果,读数时根据未消去的点和横线数读出计算结果数。
如把表示8的记数符号,消去两条横线和圈掉点后,剩下未消去的一条横线,即变为“一”,8和1之间的转换完成,如下图(注:用竖线消去横线时,把竖线画在右侧):
练习8-1=7
再如把表示2的记数符号,通过添加一条横线,并在左侧加一点的方法,即变为“8”,完成2和8之间的转换,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