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名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嫦娥奔月有诸多的故事版本,那么作为故事中的女主,嫦娥到底存不存在呢?
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人著《鸿烈》。此书后来称《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东汉高诱《淮南子注》曰:“恒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恒娥盗食之,得仙药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长生不老之药,没有来得及吃,被他的妻子恒娥偷着吃了。
恒娥偷吃仙药后得了仙气,飞到月亮上,成为月中精灵。所以“恒”与“恒”在古代是通用字,也可以说“恒”是“恒”的俗字。明末张自烈《正字通·心部》曰:“恒,俗‘恒’字。也是由于汉文帝姓刘名恒,为了避文帝讳,恒娥必须改名。又由于“恒”、“恒”的意思是“常”,恒娥于是被改成了常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一首咏嫦娥的诗。诗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的题目就是《常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