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颗卫星的全方面覆盖下,GPS完成了全球98%区域的覆盖,这意味着,它几乎能够获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信息,这在当时已算是划时代的壮举。
而且,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却宣布全面开放了GPS的民用权限,即任何国家的民间都能使用GPS系统进行导航。
此举让不少国家大感意外,纷纷舍弃了自主研发使用起了GPS系统,但显然这就是美国想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让别国都不要研究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的如此计谋,能够蒙骗过一众小国,对世界大国却是难起到作用,中国、欧盟、俄罗斯仍选择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属于自身的导航系统。
由此,便诞生了中国的北斗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
而在这些新兴的导航系统中,我国的北斗系统以绝对的优势力压群雄,成了其中最强的导航系统,甚至在如今时代,已经与GPS形成了正面对抗的局面,令世人尽皆叹服。
不过,在我国导航系统迅速崛起的背后,其实有着一段令国人悲愤的屈辱史。
知耻而后勇:北斗卫星崛起中国的卫星导航研究,其实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但碍于资金和发展重心的偏移,一直未能获得技术性突破。
直到一场海湾战争打响,以及“银河号”事件的发生,我国才由此意识到卫星导航的重要性。
1993年7月23日,我国银河号货轮正常驶向伊朗阿巴斯港,但美国却突然发难,宣称银河号货轮上有违禁化学物品,并要求立即停船接受检查。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美国领土,银河号怎么可能听从美国调遣,随即选择正常行驶,并不理睬美国的诬陷。
可美国却直接关停了银河号的GPS信号,让银河号在海中失去了定位讯息,为安全起见,银河号只能停在原地,最终被迫接受了美国登船检查的无理要求。
历经一番检查后,银河号上并没有发现任何违禁物,美国又重新放行了银河号,尽管当时世界诸国都站在我国一方,指责美国的霸权行为。
但对于我国而言,这就是受制于人的耻辱,为了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导航,我国当即选择了成方宇院士提出的“双星”计划,即双卫星导航的项目,以此作为北斗卫星系统的第一步。
至于为什么仅仅选择“双星”,而非“十星”,主要也是因为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经验匮乏,以及当时国内资金的紧张,这才不得已选择“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