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用尽心思成了梁山老大,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想尽门路,说服兄弟,言尽义气,并以忠君为名,报国为纲,不顾人情,不要颜面的招安之路。
哪怕钻妓院,求二奶,跪高官,巴奸臣,总之就是为了招安。而完全不顾梁山其他部分兄弟对于官府的痛恨和一些奸官的家破人亡之仇。
总之,这个阶段的宋江,为了招安,为了所谓的忠君报国,更为了什么兄弟们的前程,可谓颜面尽失。一个卑躬屈膝、颜面尽失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明知高俅是奸臣,明明俘获了高俅。还是一脸巴结,一地跪相的求他回京,帮忙招安事宜。
第五阶段,南征北讨。终获招安,终满心愿。但不成想,却暗地还是被奸臣利用。南征北讨,鹬蚌相争,被人渔人得利。
在路线上,这也去征,那也去讨。不分好坏,不想当年自己也是贼寇。在个人也全没了之前梁山的谋略,在军心也净寒了单八兄弟的初心。
在朝堂上,更是这也不管,那也不顾,这也听,那也听,任凭朝廷奸臣用坏,只愿自己跪的舒心。
最终,虽然征了辽,踏了田虎,灭了王庆,剿了方腊。
可自己的一百单八将,也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散的散,几乎所剩无几。
尤其在剿方腊途中,眼望一个个惨死的昔日弟兄,就连宋江自己也几乎是日日垂泪,天天痛哭!也全没了当初梁山上的时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时的风光无限。
不知此时的宋江,以及后面直到被毒死的那一刻的宋江,究竟有没有发自心底的后悔过。
总之,这个阶段的宋江,除了战役的胜利带给的那一小些的荣耀之外。相信更多的还是苦闷和难受。
毕竟,虽然招了安,可是朝堂之上他既没有一丁点的发言权,又没有丝毫的人脉。除了服从命令之外,他毫无其它的自由。而且这命令还是从他之前的死对头发出的。
再加上后面在征方腊的途中,眼望着昔日一个个的兄弟惨死,他怎能不难受。所以,在这8回半的征方腊的途中,宋江也是全书中哭的最多的一个。动不动就恸哭,动不动就哀痛不能自已。我想,就算他是有心做给身边的兄弟看,可这哭里还是有很多真情实感的吧。不然,纵然是表演系毕业的,也没有那么多的痛可哭吧。
真是可怜宋江,可悲宋江。
当初与晁盖斗,有着天然傲视群雄的优势,如今与奸臣高官斗,却只剩了卑躬屈膝的自卑。
第六阶段,曲终人散。下山时一百单八弟兄,归朝时一十八对残将。
108人,变成最终归朝受封的36人。真是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了。
真是十死七八,也真是血染忠肠,惨不忍睹了。
相信,那种得胜回朝的场面,就算是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不过如此吧。相信此时的宋江,一再难掩惭心,一再时流愧泪,也已经毫无用处了。
毕竟一片忠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只照沟渠啊。
谁曾想,更毒辣的还在后面呢?
兄弟血染征战路,功成反把毒酒赐。宋江最终还是被高俅他们骗着喝下了这杯早已注定的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