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赠刘景文古诗讲解(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4 08:00:5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赠刘景文

苏轼 〔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正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世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情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

栏目热文

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谁(开国大典作者介绍)

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谁(开国大典作者介绍)

1949年10月1日,新华社记者李普采写的《开国大典》,成为永载史册的不朽名篇。也许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46年4月,李...

2024-04-04 08:13:33查看全文 >>

开国大典的字是谁写的(开国大典56个人名)

开国大典的字是谁写的(开国大典56个人名)

每一位去北京旅游的人,都是这样开始的:一大早起来,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所以即使不是各种活动或者纪念日,每天一早...

2024-04-04 07:56:13查看全文 >>

开国大典课文图片上的人物都是谁(开国大典人物角色介绍)

开国大典课文图片上的人物都是谁(开国大典人物角色介绍)

开国大典图片人物   董希文创作的原始版本,站在前排是当时的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自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

2024-04-04 08:01:35查看全文 >>

开国大典图画人物(开国大典图片绘画黑白)

开国大典图画人物(开国大典图片绘画黑白)

我备课的时候,备到了《开国大典》这一篇课文。很少有语文老师拿这篇课文当作公开课的课题,一方面是因为这篇课文的时代离学生...

2024-04-04 08:14:39查看全文 >>

开国大典老版完整版免费看(开国大典完整版电影免费看)

开国大典老版完整版免费看(开国大典完整版电影免费看)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档案馆精选馆藏珍贵档案文献,推出“从‘五一口号’到开国大典”大型档案文献专...

2024-04-04 08:29:57查看全文 >>

3年级赠刘景文的诗意(赠刘景文的诗意简短版)

3年级赠刘景文的诗意(赠刘景文的诗意简短版)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

2024-04-04 08:13:17查看全文 >>

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的诗意(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解释)

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的诗意(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解释)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2024-04-04 07:50:17查看全文 >>

水循环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举个例子(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水循环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举个例子(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水,如此常见,多到覆盖全球表面近3/4。水,又如此珍贵,缺水、干旱困扰着数以亿计的人。事实上,地球上的水虽多,人类能直接...

2024-04-04 08:26:29查看全文 >>

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框架图)

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框架图)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

2024-04-04 08:12:58查看全文 >>

为什么水循环很重要(三种水循环哪个最重要)

为什么水循环很重要(三种水循环哪个最重要)

地球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表面拥有液态水的星球,适宜的日地距离、合适的大气层、以及地球合适的自转周期,都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

2024-04-04 08:26:0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