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国民日报》委托相关舆论调查公司,以约1000人为对象进行了韩国人对美国、中国、日本、朝鲜四国认知意识变化的网上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51.7%的受访者表示“最不喜欢”的是中国,其中95后和00后为主的“MZ世代”对华负面认知比例高达60.3%。同时,“最不喜欢”日本的比例是31.2%,“MZ世代”则为22.8%。

相信很多人的反应跟小编是一样的,对这个调查结论倍感惊讶——中韩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怎么就成了韩国人最不喜欢的国家了?
从韩国内外局势分析,导致韩国人对中国认知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在野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对中国大肆抨击。
明年的韩国总统大选之战已经打响。为了加强对中立层选民和年轻选民的争夺,扭转“跌跌不休”的支持率,从而实现政权更替,在野的保守阵营猛烈攻击文在寅政府的“亲华”姿态。韩国最有民望的在野党总统候选人、前检察总长尹锡悦不惜将“萨德”矛盾旧事重提,以此激起选民的民族主义情绪。

△ 尹锡悦甚至表示,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韩国的国家主权行为,不应受到干涉。而这种不成熟的外交言论对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尹锡悦的“萨德”观已然在其支持层中激起波澜。本来已经逐渐淡忘的“萨德”矛盾和中国“限韩”记忆又被唤起,导致韩国人对华好感度急剧下降。
2
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党首李俊锡对香港“废青”抱有同情。

△ 6月11日,36岁的李俊锡当选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首,成为韩国“更新换代”的重要旗手。在国民力量党的六名*员中,30多岁年轻人和女性各占三人。这次选举反映了20至39岁年轻群体对新老交替、推陈出新和政治改革(彻底改变“老头党”)的期盼。
李俊锡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拒绝传统政治套路的理念、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作风如同一股“清流”,让二三十岁的“MZ新生代”对他狂热不已。一时间“李俊锡旋风”和“李俊锡现象”的欢呼声鹊起。韩国由此进入了“80后和90后”的政治时代。
李俊锡表示,“公平和竞争是保守政党的核心价值”,矛头直指文在寅政权。此外,他还多次发表颇受争议的言论。例如,他曾对中国在香港和新疆等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说三道四,并向中国驻韩大使表达对香港问题的“担忧”。
作为在野党党首,李俊锡对外交问题如此发言,显得不够成熟、不合时宜。但由于李俊锡在韩国“80后和90后”的年轻一代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号召力,其“中国观”必然会在年轻人群中散播,从而对韩国年轻人的对华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3 中韩在文化领域的矛盾多点开花。
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强烈,对中国“东北工程”(一般指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可能会使韩国失去自己文化根基的隐忧加剧,“反华情绪”日益浓重,以致中韩在文化领域的矛盾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近期,中韩两国民众在泡菜、韩服等问题上发生争吵,刺激了韩国人的敏感神经,令有着强烈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韩国人针对中国产生的反感情绪和危机感大增。
去年年底,中国“泡菜”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认证。韩媒称之为“泡菜宗主国的耻辱”。这大大刺激了韩国人的心脏,引爆了中韩围绕泡菜起源的争论。
此后,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张军发布亲手制作泡菜的照片,拥有1400万订阅用户的中国知名YouTube博主李子柒也上传亲手制作泡菜的视频,并贴上“中国美食(#ChineseFood)”的标签,导致争议进一步发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