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魔芋统治的领域里,魔芋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流量王者”。一包不到1元钱, 既能做零食,又能当下饭菜,几乎所有心里想着减肥,嘴里炫着零食的人,都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文 | 泡芙
编辑 | Yang
运营 | 小二郎
魔芋,下一个“零食之王”?
这几年,卡路里仿佛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隐形利刃。米饭要换成藜麦或者花椰菜,奶茶要喝轻乳茶还得是0糖,连吃零食这种很难和健康二字搭上边的行为,也要挤进低卡低脂的赛道里卷一卷。
互联网上,几乎所有推荐低卡食物的贴子里,一个必然出现的身影是——魔芋。这是一种由大量的水和纤维组成的食物,几乎不含脂肪和蛋白质,因此本身的热量很低。阿宽把魔芋做成了凉皮和凉面,网易严选出了魔芋粗粮饭,还有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让魔芋成为“波波脆”的原料,为奶茶平添出一丝健康的味道。
不过,也不是所有魔芋参与的食物都能俘获众人的心。今年7月,袁记云饺的两款带魔芋的饺子面世,分别是魔芋燕麦鸡胸肉鲜饺和魔芋燕麦西兰花鲜饺,每一个原材料上都明晃晃地写着两个大字“要瘦”。心动的年轻人们勇敢一试,结果发现“皮又厚又硬”、“靠难吃减肥”。

在魔芋统治的领域里,魔芋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流量王者”。一包不到1元钱, 既能做零食,又能当下饭菜,几乎所有心里想着减肥,嘴里炫着零食的人,都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曾经靠辣条打下零食圈半壁江山的卫龙,最先尝到魔芋爽的甜头。
自2014年推出魔芋爽以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小儿子”的营收就一路走高,终于在今年,反超自己的辣条“大哥”,成为卫龙家族里的营收顶梁柱——卫龙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显示,魔芋产品营收占总收入49.7%,超过日渐式微的辣条。
魔芋爽能够拿下如此高营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足够高的毛利率。根据卫龙的财报,今年上半年,蔬菜制品(魔芋制品)的毛利率达到了52%,高于调味面制品(辣条为主)的47%。
靠魔芋狠赚一笔的不止卫龙。虽然入局稍晚,但盐津铺子、劲仔、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品牌都纷纷加入魔芋赛道。盐津铺子咸甜两手抓——咸的魔芋素毛肚,做成了麻酱味、麻辣火锅味;甜的盯上蒟蒻果冻,在“0糖0卡0脂0色素”的健康标签下,从2022年到2023年,蒟蒻果冻的营收同比增加了12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