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朋友吃一份印度脚气飞饼,他必有重谢。印度制作的飞饼十分不简单,不仅需要手上的力气,还需要足下的脚气,最后少不了接地气。吃下这块飞饼,从此长睡不醒。来看看你朋友的被害过程。
案发现场位于孟买偏僻小山村,只见老板正在包浆大锅中搅拌面糊,酷似搅拌水泥的现场往往能骗过执法人员。老板今天把锅洗的十分干净,但是在黢黑抹布的摩擦下,洗锅显得有些多余。锅底加热后,舀上一勺面糊慢慢摊开。虽说徒手操作是印度美食的行规,但什么时候不该用手,老板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个时候如果徒手摊饼,那飞饼还没做完,老板就被烫的起飞了。当然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短暂的安抚食材,增加手盐的同时还能做好手部护理。
飞饼出锅后,便可转移到楼顶进行晾晒,将其直接放在黑布上,把薄饼一张张掀开,铺在黑布上任其吸收元素周期。黑布长期吸日月之精华,取天地之灵气,肯定另有一番风味。晾晒后的飞饼叠在一起,变成了印度人独爱的颜色。将其放在纸箱上,倒扣上一个小钢盆,随后直接用黑脚踩在上面,用重力把食材切割成小圆饼。
用心做创意,用脚做产品。老板一脚下去,20多张飞饼便完成定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缩短了顾客的余生。强扭的瓜不甜,强踩的饼却有点咸。老板的脚略显干燥黢黑,欧洲有脚踩葡萄酒,印度有脚踩飞饼。一样的工具,不一样的"异足"风情。闻名于美食界的印度飞饼,做起来却显得不太文明。
踩成小圆饼后,将其装在尿素袋里,转移至露天场所继续进行晾晒,搓一搓增加口感。小哥的手心和戒指被搓得十分光亮,把飞饼一张张铺开,拍在黑布上,再次吸收大自然的尘土。小哥席地而坐,他屁股坐过和脚踩过的地方,就是稍后安放飞饼的地方,想想味道就很美。
晒足两天半后,一块块酥脆的印度飞饼便制作完成。脚香不怕巷子深,虽说窝点深处偏僻乡村,但经过精美的包装,却能远销海内外。如果你朋友想试试印度飞饼,那这份飞饼绝对不容错过。吃一块脸色铁青,吃两块肠子回青,吃三块万古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