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好了,到这里关于zerotier的服务端和客户端安装配置都做完了,zerotier网络组建成功后,相当于里面的设备在同一局域网下或俩个不同VLAN下,所以也就意味着里面的所有设备只要开放了端口互相就能访问,而不需要像frp那样对单独的某个端口最设置,这一点也说明zerotier和vpn相似。
六、总结最后针对zerotier,有网友对它点对点穿透模式做过穿透效果测试,这里引用了过来,供参考: "事实上 Zerotier 的打洞效果好的令我惊讶,我的网络环境 A 是上行 20M 下行 100M 的电信网络,B 则是移动赠送的 50M 上下行对等移动网络。晚高峰时段,在两边都开启 bbr 的情况下,互相下载文件可以跑到网络峰值的 60%~70%。电信拖移动能跑3MB/s,反过来则是 1.4MB/s 左右。延迟的话「打洞」完成之后稳定在 90ms,丢包率在 8% 左右。顺便吐槽一下,一开始看到 90ms 的延迟我还以为打洞出了问题,结果直接从移动 ping 了一下电信的公网 IP(我的电信网络环境是有公网 IP 的,但是我并没有在路由器设置端口转发,因此测试效果仍然是打洞的效果),发现延迟也在 90ms 上下,通过 traceroute 命令追踪路由发现数据包先从隔壁的 H 省进入移动骨干网,然后进入电信骨干,再从另一个方向隔壁的 S 省回到本地电信,难怪会有这么高的延迟。同样,8% 也是晚高峰电信和移动互联本身的延迟。换而言之,Zerotier 的打洞非常成功,延迟和丢包率基本都和公网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本身移动和电信晚高峰时段的互联效果较差,因此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从延迟的角度,本地电信到香港阿里云服务器的延迟尚在 50ms 以下,到洛杉矶的 CN2 服务器也不过 150ms,然而与本地移动互联延迟竟然高达 90ms,国内 ISP 互联还是任重道远啊。"
以上基本把内网穿透原理和实现方法很详细的介绍了一遍,还是针对不同实现方法做个总结吧。 1.如果是企业内网资料需要员工远程访问就用VPN。 2.自己家里NAS或远程桌面直接用zerotier,我自己没有额外搭建moon,有点延迟但可以接收,还有远程桌面也优先用zerotier。 3.一些页面访问用frp,比如测试用的web服务、路由器管理界面、NAS管理界面等等。 4.最后如果觉得麻烦,资金允许可以直接花生壳之类的收费穿透。
以上内容来自https://home.cnblogs.com/u/cyrus0w/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科学计算服务器,入围政采平台,H100、A100、H800、A800、L40、L40S、RTX6000 Ada,RTX A6000,单台双路256核心服务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