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剪、锯口应平滑。建议速生树种5cm以上,慢生树种2cm 以上剪、锯口应用保护剂处理。
7.4 树木种植前的整形修剪
树木种植前修剪主要目的为保持地上地下生长平衡,保证栽植成活率。
7.4.1 根系修剪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注意剪口光滑,并对2cm以上的剪口涂抹保护剂。
7.4.2 落叶乔木树冠修剪
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保持主侧枝分布均匀,对保留的主枝应在健壮叶芽上方短截,可剪去枝条1/5-1/3。
落叶树中心干明显树种修剪时,应保护中央领导干,使其向上直立生长,修剪时不得断头打尖、抹头、短截,以保证树型。修剪时应留3-5层主枝,每层留3-5侧枝,轮生枝分次去掉,每层主枝中间的枝条可适当回缩;
落叶树中心干不明显树种修剪时,应选留4-5个健壮、分布均衡、角度适宜的枝条作主枝,其余的进行疏除。修剪时主枝可短截,剪掉1/2-2/3,修剪后保持主枝先端齐整,高低一致,主枝上留一级侧枝,侧枝适当重剪,剪掉2/3-3/4。
7.4.3 常绿乔木树冠修剪
在参照落叶乔木修剪的基础上,着重对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进行修剪,并摘掉2/3-3/4的叶片,以维持地下、地上树势均衡。
7.4.4 灌木整形修剪
主枝型灌木,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型,保证主枝分布均匀,主枝短截长度应不超过1/2;丛枝型灌木预留枝条长度大于30cm,并适当疏枝;用作绿篱的苗木,种植后应按设计要求整形修剪。
7.4.5 藤木类修剪
种植前修剪一般只需要剪除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徒长枝即可。
7.4.6 水生植物修剪
落叶水生植物一般需剪除枯死枝,常绿水生植物可适当疏剪掉1/3的叶片。
7.4.7 如生长季移植乔灌木,在保持树形的前提下进行重剪,可剪去枝条的2/3-3/4,并适当加大土球体积。
7.5 乔木修剪
乔木修剪做到定干高度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有明显主干乔木分枝点以下应树干通直,主枝均匀整齐,不偏冠。行道树以保证行车安全及不遮挡标识、标牌进行定干;庭院树定干高度为不影响游客行走,一般定干高度为2.2m(有作业车辆通行的可适当提高定干高度)。对于大枝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修剪,平时修剪以剪除病虫枝、枯死枝、萌生枝、轮生枝、徒长枝等影响树型及树木健康生长的枝条为主。对于嫁接树要注意砧木枝条的修剪。
7.5.1 乔木修剪树形
7.5.1.1 杯状形
杯状形修剪多用于架空线下,具有典型的“三股六杈十二枝”的冠形结构。主干高2.5-4.5米。即定干后,选留3个方向合适(相邻主枝间角度呈120º,与主干约呈45º)的主枝。再于各主枝的两侧各选留2个近于同一平面的斜生枝,然后同样再在各二级枝上选留2个枝,这个过程要分数年完成,才可形成杯状形树冠。行道树采用杯状形整枝,可视情况,根据树种而有变化。
骨架构成后,树冠很快扩大,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发侧生枝,内膛枝可适当保留,增加遮阴效果。上方有架空线路的,切勿使枝与线路触及,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行道树的枝条与架空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含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视线路类别而异。一般情况下,1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安全间距为1米,1—20千伏线路下为3米,30—110千伏高压线路下为4米,150—220千伏超高压线路下要求达5米。枝条与通讯明线间的安全距离为2米,与通讯电缆的安全距离为0.5米。近建筑物一侧的行道树,为防止枝条扫瓦、堵门、赌窗,影响室内采光和安全,应随时对过长枝条进行短截修剪。
生长期内要经常进行抹芽,抹芽时不要扯伤树皮,不留残枝。冬季修剪时把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枯枝、伤残枝及背上直立枝等截除。
7.5.1.2 自然开心形
开心形修剪是杯状形的改进形式,不同处仅是分枝点相对杯状形低、内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间隔,多用于无中央主轴或顶芽能自剪的树种,树冠自然开展。如合欢,定植时,将主干留2—2.5米,最高不超过3米或者截干,靠近快车道一侧的分枝点可稍高一些。
春季发芽后,留3至5个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匀的侧枝进行修剪,促枝条生长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同一条路或相邻一段路上的行道树,主枝顶部要找平,如果确定距地面几米处剪齐,则分枝高的主枝多剪一些,而分枝低的主枝少剪一些。生长季只在主枝上保留3至5个方向合适的侧芽,来年萌发后选留6至10个侧枝,进行短截,促发次级侧枝,使冠形丰满、匀称。
7.5.1.3 自然生长形态
在不影响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情况下,行道树可以采用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圆形等等。修剪只去除枯死枝条、过密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为主,不需要做其他大的修剪,适用于杜仲、朴树、榉树、黑松、广玉兰等树种。
7.5.1.4 中央领导干形
修剪时,保留一强大的中央领导干,在主干上枝条均匀疏散分布,对于其他枝*修剪量也比较小,适用于银杏、楸树等。


7.6 灌木修剪
7.6.1 单株栽植灌木的整形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树形。丛生灌木修剪要求根盘小、树冠大,呈半圆形。
7.6.2 同一种类(品种)多株丛植修剪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后面高前面低的平衡、匀称的空间骨架和丰满匀称的灌丛树形。
7.6.3 多种类(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协调各种类(品种)间的关系,突出主栽种类(品种)。
7.6.4 造型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晰,外缘枝叶紧密。
7.6.5 同一地段规则式种植的同一树种,修剪的树形、树姿应基本一致。
7.6.6 修剪枝条处理
①枯死枝、病残枝如无特殊需要应全部及时疏除。出现梢条的枝条应剪至健康部位,选好留枝、芽位短截或回缩。
②强壮枝应适当短截。碧桃、榆叶梅等有主*灌木应注意保护第一、二轮枝,以保持树形和中下部开花量。
③内膛小枝、细弱枝、萌生枝应疏剪或短截,簇生枝或轮生枝应分次进行疏剪。
④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地(根)蘖,培育新枝。栽植多年有主*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不平衡。
⑤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⑥花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应尽早剪除。
7.7 竹类修剪
7.7.1 竹类的间伐修剪宜在秋季或冬季进行,间伐以保留4.5m以下的新竹,伐掉弱竹及老竹,为新竹提供生长空间。
7.7.2 对于丛生竹的整形修剪以疏剪为主,细竹类如刚竹、紫竹、淡竹等一般3年以上间伐一次,大毛竹6年以上间伐一次,时间以秋末冬初为宜,同时剪除畸形、病虫枯死竹,风大或雪大地区可剪去30%-50%的竹梢防止倒伏。
7.8 草坪修剪
7.8.1 修剪时间
①冷季型草坪草有春秋两个生长高峰期,因此在两个高峰期应加强修剪,但为了使草坪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越冬,在晚秋修剪应逐渐减少次数。在夏季冷季型草坪也有休眠现象,也应根据情况减少修剪次数。
②暖季型草坪草由于只有夏季的生长高峰期,因此在夏季应多修剪。
③在生长正常的草坪中,供给的肥料多,就会促进草坪草的生长,从而增加草坪的修剪次数。一般生长高峰一周修剪一次。
7.8.2 修剪原则
1/3原则: 每次修剪时,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草坪草自然高度(未剪前的高度)的1/3 。

一次修剪的量大于1/3,由于大量的茎叶被剪去,引起养分的严重损失。叶面积的大量减少,将导致草坪草光合能力的急剧下降,仅存的有效碳水化合物被用于新的嫩枝组织,大量的根系因没有足够的养分而死亡,最终导致草坪的衰退。
频繁的修剪使剪除的顶部远不足1/3时,会出现根系、茎叶减少,养分储量降低,真菌及病原体入侵机会增加,不必要的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
草长得过高,不应一次将草剪到标准高度,而是应该在频率间隔时间内,增加修剪次数,逐渐修剪到要求高度。
7.8.3 部分草坪标准修剪次数
草坪在生长季内的修剪次数和全年修剪次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