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望布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望布艺”)更新了申报稿,拟申请在上交所上市,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
此次申请上市,众望布艺拟募集资金5.02亿元,用于“年产1500万米高档装饰面料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之中。
实控人“缩水”
据悉,成立于1994年的众望布艺,主营业务为中高档装饰面料及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装饰面料和沙发套两大类,目前主要应用于沙发、座椅、抱枕等领域。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众望实业持有众望布艺本次发行前97.8%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而相比于对控股*的明确披露,在实际控制人方面,公司却玩起了“失忆”,并未提及更改实控人一事。
首次递交的申报稿显示,众望布艺的实际控制人为杨林山、马建芬、杨颖凡、章赟浩四人。
据悉,2017年9月,杨林山、马建芬夫妇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手中持有的20%众望实业股权转让给两人之女杨颖凡,之后,杨颖凡开始担任众望布艺的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同年,众望实业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之时引入了新*望高点(望高点持股比例约2.2%),杨颖凡配偶章赟浩随之通过望高点也间接持股了众望布艺。
对此,证监会在首轮申报稿的反馈意见中指出,被列入实控人在内的杨颖凡、章赟浩2017年9月前并未直接或间接持有众望布艺股份,并要求公司解释对于实际控制人认定的合理性。
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对IPO日报表示,相对于持股时间,监管可能重点在于公司是否存在股权代持等其他情况,让发行人做出更加详细的披露。
而后,在更新后的申报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已“悄然”把实控人“缩减”为了杨林山、马建芬夫妇,而杨颖凡、章赟浩则从“实际控制人”一列更改为“实际控制人直系亲属”;同时披露称,“自公司设立以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林山、马建芬,实际控制人并未发生变更。”
那么,在对比前后申报稿后,公司上述的表述又是否准确?
对此,IPO日报于3月24日下午致电了众望布艺,董秘办回复称,“综合杨颖凡和章赟浩夫妇对发行人*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实质影响以及对公司经营发挥的作用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审慎认定杨林山、马建芬夫妇为发行人共同实际控制人,杨颖凡和章赟浩夫妇不作为共同实际控制人。”而对于申报稿中的表述问题,公司却并未给予正面的回应。
境外收入占比高,风险随疫情扩散增大
根据申报稿,2017年-2019年(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4.25亿元、4.88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6571.22万元、8984.81万元、1.24亿元。
从收入地区构成来看,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了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