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家家安宁
来源 / 家家安宁(readingv)
小学生学习写作文,最常写的就是“人物”类型了。
从我的妈妈,爸爸,到七大姑八大姨,恨不得能写的都写上一遍。而写作文,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情实感”。
或者你的父母并不是你作文中的样子,但是你曾经看到别的父母是这个样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在自己的作文中。这就是写作的“感受力”。
一位小学生写作文就过于表达真情实感,以至于让妈妈都想“把孩子扔掉送人”了。我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是怎么写的:
怎么说呢?看完这个作文,作为一位普通的围观群众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对这位妈妈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抵触之感”,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人肯定不是个“好妈妈”云云此类。
但其实,这作文不客观。看看孩子妈妈怎么说的:
原来这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被妈妈教育了一番。结果呢,写了篇小作文来吐槽妈妈……我要是这位妈妈,我也得生气!这孩子太气人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孩子个个精明,当妈的也得有点技巧,得不动声色的把孩子教育了,还得让孩子说自己好,这技巧可着实难了。
说到被孩子写进作文里,家长似乎有着同样的感受。评论中的妈妈们已经开启了集体吐槽模式:
有的妈妈说:我女儿周末时,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妈妈一会儿暴躁,一会儿大笑。我好想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