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全 >

献饭曲(乾县丧葬献饭唢呐)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2-20 16:51:0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芦笙的三个传说

传说一:相传在远古时,苗族首领蚩尤夫妇育有七个子女,人称“七子妹”。前两个子女是一对龙凤胎,后面小的五个都是儿子。后来,蚩尤在“涿鹿之战”中兵败遇难,给七个子女带来非常大的打击。他们悲痛欲绝,越想越悲痛、越哭越伤心,哭诉着蚩尤生前的恩情与功绩,最后一直哭到失声,心中还是悲痛万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蚩尤的七个子女只好用竹子做成箫管来吹奏,用凄惨悲凉的箫声来表达心中的悲痛。亲戚朋友知道这件事后都纷纷赶来悼念蚩尤。七子妹既要忙着招呼接待客人,又要继续吹奏箫管悼念自己的父亲,分身乏术之际,聪明的大姐就将七根箫管绑在一起,由一个人来吹奏,其他子女就去招呼接待客人。不过吹奏的悲惨箫声节奏始终不协调,这时,大姐突然想到大哥和自己是双胞胎,应该放到一起来吹,所以用了一根较粗的箫管,内部安装两块铜簧片,代表着双胞胎姐弟,其他五个弟弟则是各用一根箫筒安装一块铜簧片。这样,由原来七根箫管合并成了六根箫管后,再由一个人来吹奏,其所吹奏出来的声音和节奏就协调了,所奏之声极其忧伤、悲凉。后来,这六根箫管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苗族芦笙。

传说二:相传,在盘古开天地、宇宙洪荒之时,啵朔和佑朔(苗族祖先),佑朔左手拿刀右手拿斧,啵朔左手拿香右手拿纸,来到一棵古树前祭拜天神,啵朔的香纸点燃了古树,古树被缭绕的烟雾和上涌的火苗吞噬,佑朔害怕激怒天神,随即拿出手上的斧头砍倒古树,用刀削除古树之皮,再砍下最粗的一节做成木鼓,细的一节做成笙筛(中间鼓起的部分),将木鼓和笙筛的中间抠空,扛回家中,后又扛上山去,加入簧片吹出声音。祖先制笙制鼓是用于婚礼庆典,后代却用来办理丧事。

传说三:很早以前,有一群妇女在水边洗裙子,被路过的黄牛吞下一套裙子,妇女们跟黄牛理论,黄牛死不认账,以死相赌:如果真是我黄牛吃下的,你们人死一个,我黄牛也死一头。于是,以后只要有人死,就会*一头牛来作陪,并把牛肚层披在木鼓上,就好比是苗族妇女的裙子一样,然后用芦笙与木鼓来吹奏敲打,把牛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从此以后,凡是在苗族村寨、苗族人家,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有老人去世办理丧事或办理烧灵仪式,都离不开芦笙。

托物言志传递感情

在苗族白苗支系丧葬仪式中,芦笙曲是作为死者与亲人之间感情传递的纽带,表达方式含蓄,实为托物言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殊方式。

献饭曲,乾县丧葬献饭唢呐(1)

祭品交接仪式芦笙曲调

在广南苗族中,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丧葬祭祀活动芦笙师,一般需要5至7年的时间来拜师学艺,方能出师,即使用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芦笙曲,有的也只能学到祭祀活动中的一般程序。精通芦笙曲和曲调的师傅虽然汉文化水平不一定很高,但在族内来说他们却是“高级知识分子”。

苗家为何要吹芦笙呢?这跟芦笙构造所代表的特殊含义是分不开的,芦笙的要义在于六根竹管,一粗五细,五根细管通过不同的长度来确定不同的音高,芦笙中空的木质结构称“洛列”(苗语),最粗的竹管称“郜笙音”(苗语),即母管,其他细管吹出的声音最终都要归结于母管,寓意为“家中有大事,必找大哥商量”,代表着苗族兄弟姊妹的团结精神。其次,芦笙的六根竹管互相配合,温婉幽怨的声音与逝者相诉相惜,这种托物抒怀的方式给苗族丧葬仪式增添了恰如其分的悼念氛围,把亲人的怀念之情烘托到极致,甚至有的环节让人听后不禁潸然泪下。

广南苗族村寨分布较散,因此每个苗寨在芦笙曲调的名称、操作流程、个别顺序都会有些许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主旨都是在死者“即将踏上永别之路”的三至五天内,代替亲人向死者表达哀思之情,诉尽人间疾苦,把亲人的悲恸向死者传达,把死者对活着的人的美好祈愿传达。

十六个曲调尽诉哀思

芦笙曲有《开花调》《丧葬调》和《烧灵调》,《开花调》是芦笙师在吹《丧葬调》和《烧灵调》时的开头调,是丧葬活动中吹奏频率最多的曲调。

《丧葬调》是芦笙师对人去世后悼念亡灵的叙事曲调,主要叙述阎王(苗语为“祝略”)心不好把疾病投放到人间,让世间的人类生病,家人四处求医无法救治而死亡以及后人如何悼念亡灵的过程。主要包括:启笙鼓曲、入棺曲、献饭曲、交牲畜曲、烧香纸曲、起程曲、出殡曲等曲调。《烧灵调》是芦笙师对超度亡灵托生转世所吹奏的曲调,除了表述的方式与丧葬曲调有所区别外,其他程序方面没有多大变化,主要包括:接灵曲、祭灵曲、送灵曲等曲调。

献饭曲,乾县丧葬献饭唢呐(2)

在丧葬活动的各道礼仪程序中,每道程序都有固定的吹奏内容,同时伴有特定的舞步动作。在这些舞步动作中,根据吹奏内容的需要,时而提膝转圈、时而单腿下跪、时而俯首作揖。苗族芦笙师一人要承担词作者、曲作者、演奏者三人的任务,词和曲历经多年丧事活动早已烂熟于心、固定不变,除非有特殊需要吟唱出来或将歌词陈述出来,则整个仪式过程都全部是用芦笙阐述出来。因此芦笙曲调一般人听不出说什么,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开花调》,只是纯粹的旋律,没有实际含义,旨在为悼念死者营造一种悲伤的气氛,是丧葬仪式中吹奏频率最多的曲调,在以下每个调之前或之间都先吹一段《开花调》。

广南苗族白苗支系丧葬祭祀芦笙曲主要程序及内容有:断气调、指路调、踩棺调、入棺调、陪客调、迎客调、交钱调、交畜调、早饭调、午饭调、晚饭调、打鸟调、告别调、送葬调、封门调,如果算上开花调,即为十六个曲调。

芦笙曲的文化价值

苗族芦笙曲是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也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苗族芦笙曲是苗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丧葬祭祀文化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它集中展示了苗族的民族服饰、歌舞、宗教信仰、传统美德,是传承苗族传统生产生活美德、歌舞知识、技艺的重要课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是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苗族芦笙曲反映出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保留了苗族文化的传承基因,成为苗族人民与外界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于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献饭曲,乾县丧葬献饭唢呐(3)

苗族芦笙曲的传承、发展过程是维系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社会交往的桥梁、增强团结的纽带。它是苗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对生命的敬重。苗族芦笙曲是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曲调,积淀了丰富的艺术内涵,是值得珍视的民族文化瑰宝。

来源:文山新闻网

原标题:芦笙,还有这么些说道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汤维

审核:字丹瑶

栏目热文

蒙蒙的细雨类似的词语还有蒙蒙的什么(蒙蒙细雨类似的与雨有关的词语)

蒙蒙的细雨类似的词语还有蒙蒙的什么(蒙蒙细雨类似的与雨有关的词语)

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词语搭配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乌黑的眼睛  圆溜溜的眼睛乌黑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花白...

2022-12-18 08:03:44查看全文 >>

蜂仁的功效和营养价值(所有的蜂仁都可以吃吗)

蜂仁的功效和营养价值(所有的蜂仁都可以吃吗)

孔子曰: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饮食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同时,因民族、地域的不...

2022-12-23 01:12:11查看全文 >>

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班主任寄语(初一上学期班主任寄语大全)

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班主任寄语(初一上学期班主任寄语大全)

刚刚关已过,开学在即。今天给孩子们整理了几句话,当作是新学期开学的班主任寄语吧:同学们,送走了恋恋不舍的牛年,伴着寒假的...

2022-12-16 05:05:38查看全文 >>

按摩咬肌会变小吗(女生消除咬肌最快方法)

按摩咬肌会变小吗(女生消除咬肌最快方法)

专家简介刘宾刘宾,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

2022-12-20 08:48:08查看全文 >>

炫耀男朋友转账的朋友圈文案(收男朋友红包朋友圈文案短句)

炫耀男朋友转账的朋友圈文案(收男朋友红包朋友圈文案短句)

单身篇我严重怀疑丘比特把我的箭拿去烤串了。让我看看是谁把520过成光棍节,哦,原来是我自己。朋友收到一束花,开心了半天,...

2022-12-11 18:52:05查看全文 >>

现在开麻辣烫还赚钱吗(正宗杨国福麻辣烫配方)

现在开麻辣烫还赚钱吗(正宗杨国福麻辣烫配方)

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案例是:四川有这么一家麻辣烫店,老板利用“免费麻辣烫”,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疯狂盈利60万。【1】案例...

2022-12-18 04:06:35查看全文 >>

收到花意外的惊喜说说(匿名收到花的幽默说说)

收到花意外的惊喜说说(匿名收到花的幽默说说)

1.满天星,是我的心头好;你,也是!2.收到花,是我突如其来的欢喜;遇见你,更是!3.捧着花,被你牵着,就这么走着,很浪...

2023-01-30 07:58:29查看全文 >>

女生纹身图案大全图片(纹身图案女生简单图片大全)

女生纹身图案大全图片(纹身图案女生简单图片大全)

纹身不知何时在年轻人中盛行,有的纹一处两处,有的甚至是全身都是纹身。并且,每个人对纹身的喜爱度,对生活的追求都不尽相同,...

2023-09-20 04:48:57查看全文 >>

只要什么(只要就能造什么句)

只要什么(只要就能造什么句)

来源:人民日报 湖北省恩施军分区上校处长陈刚果——“只要有梦想,哪里都是星辰大海”(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时值盛夏,万物繁...

2023-09-27 06:54:17查看全文 >>

一个人一天摄入多少千焦合适(人一天摄入多少千焦才算正常)

一个人一天摄入多少千焦合适(人一天摄入多少千焦才算正常)

洪涝灾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常会造成食物短缺、缺乏安全饮水、医疗保健不足和恶劣的卫生条件,使人群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最...

2022-12-18 04:52:3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