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生于上世纪 30 年代的河南,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军阀混战、灾荒肆虐,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年幼的外婆,亲眼目睹身边的亲人朋友被饥饿与疾病夺走生命,家园也在动荡中支离破碎。无奈之下,为了生存,她跟着家人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大逃亡之路。一路风餐露宿,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在贫困的西北农村寻得一方安身之所。这片贫瘠的土地,从此成为了外婆扎根生活的地方。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外婆渐渐长大,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迎来了两儿两女。养育孩子的过程充满了艰辛,物资极度匮乏,粮食常常不够吃,衣物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但外婆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在田间辛勤劳作,只为能多收获一点粮食,让孩子们不至于挨饿。夜晚,等孩子们都睡下,她又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家人缝补破旧的衣衫,粗糙的双手布满了老茧与伤痕,却从未停下为生活拼搏的脚步。日子再苦,外婆眼中对生活的希望之火始终熊熊燃烧,她坚信只要努力,总会迎来好日子。
时光匆匆,儿子们陆续成家立业,外婆又毫无怨言地挑起了照顾孙子的重担。为了让孙子们能吃得好、穿得暖,她操碎了心。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为孙子们准备热乎乎的早饭,然后目送他们上学。白天,她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一刻不得闲。农忙时节,外婆更是忙碌得像个陀螺。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家的田地,还惦记着女儿家的农活。她穿梭在女儿家的厨房与农田之间,为忙碌一天的女儿女婿准备可口的饭菜,帮忙操持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即便生活如此忙碌,外婆也会在难得的闲暇时光里,去赶热闹的庙会。她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在庙会上售卖,换来那微薄的补贴,只为给家中多添一点收入,贴补家用。
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永远是那个最温暖、最慈祥的存在。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像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几毛钱,塞到我手里,那是她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几毛钱对我们来说,如同珍宝一般,它不仅能换来心仪的小零食,更是外婆满满的疼爱。外婆一辈子都在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直到她 90岁高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可她心里依旧装着家人。每天,她还是坚持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饭菜,操心着儿女们的生活琐事,惦记着孙子们有没有吃饱穿暖。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善良的人。儿子娶的媳妇并不孝顺,平日里对外婆呼来喝去,不仅让年迈的外婆干各种重活、带孩子,还自私地领走外婆的政府补贴。外婆默默忍受着这一切,从不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委屈,依旧尽心尽力地为家人付出。每次看到外婆那瘦弱却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都满是心疼与愤怒。
外婆的去世,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让我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曾经那些与她相处的美好记忆,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失去了鲜活的载体。我仿佛又看到小时候,外婆拉着我的手,在田间漫步,给我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又看到她坐在那张老旧的木椅上,戴着老花镜,为我缝补衣服…… 可如今,这一切都随着她的离去渐渐沉寂。

但在这深深的难过之余,我又隐隐感到一丝欣慰。回顾外婆这一路走来,她承受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一辈子都在为家人无私奉献。如今,她终于不用再为生活的琐事而烦恼,不用再面对那些不孝顺带来的委屈。外婆这伟大而又坎坷的一生,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宁静。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摆脱所有的苦难,尽情享受属于她的幸福。愿外婆在天堂,一切安好,没有病痛,没有劳累,只有无尽的快乐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