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燮《竹石》。像竹子一样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来摧残,也压不垮。人生在世就像渡劫,能否成功渡过,很多时候取决于自己的心性和勇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郑燮的《竹石》。竹子需要在地底下扎根4年才会露出地面,4年也仅仅只长3厘米。但是一旦破土而出,一天就可以长30厘米,半个月就可以长到15米高。所以这句诗词就是通过写竹子扎根破岩,坚韧不拔,而激励人们对自我气节的坚守,不随波逐流,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这是一句修身养性的名句。强调淡泊名利和内心宁静才能永葆初心,初心不变,志向和目标才不会被外界影响而动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蜀志传》。这也是感觉已经说烂了的名言,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比如孩子教育上面往往就会犯错误,总会说“孩子还小,长大后就好了”,但是往往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最终决定了命运。所以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在《观书有感》,只有源源的不断的活水流过来,才能保证渠水清澈,人想保证内心清澈,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

出自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要真想掌握一门学问或一门技艺,就不能不能仅仅依赖书本知识,一定要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生27次被贬,但是永远都是乐观积极派。这句诗词就是很好的写照。在困境中仍能看到希望,以沉舟、病树自比,却坚信未来充满生机,体现出豁达的胸怀,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越过险境,登临高处,才能看到好风光。目标大了,困难就小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这句话可能已经被大家说烂了,再说就无感了,但你不得不承认它很经典,很有道理。只是很多时候只有真的到“老大”时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才会后悔遗憾徒伤悲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这种心境特别适合当下勤勤恳恳的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牛马们去读、去品。换个角度,以一种顺应自然、豁达随性的心境,给自己松弛一下紧绷的弦。

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真正的友谊不受距离限制,即使天涯也如比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这句话也被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常常用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永不放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龟虽寿》中。只要心中有理想,只要对人生仍然抱有希望,那么无论年龄多大,永远都是年轻人。即使只有二十岁,如果没有抱负、没有追求,那他的心态也已经老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无数挑战和困难,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回馈给你至贵至纯的丰收,所有磨难都是为了获得。
“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享受闲适时光的惬意,学会放松身心,不要让生活的压力压垮自己。

出自李白《行路难·其一》。人生之路哪会一帆风顺,时起时落乃是常态。所以如果遇到前路障碍重重,仍要坚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王安石《登飞来峰》。不要被生活中暂时的不顺意和别人的阻碍遮住眼睛而抱怨或自暴自弃,眼界决定境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自苏轼《稼说送张琥》。在广泛吸取知识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大量的积累知识和经验,但是使用时要适度释放,不要用力过猛。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出自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年轻只有一次,该意气风发的时候就不要蹉跎岁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将近酒·君不见》。这句非常有名,体现出李白高度的自信,他认为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才能一定是有用处的,即使散尽千金,也能再次获得。当我们不被认可,暂时处于失利或低谷时期不要妄自菲薄,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追求自己的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