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拿的是会计准则,很厚一本书,要硬啃下来才能吃透知识。
我那时候心无旁骛,只想着把每一天过好,把课上好,要不然十几万的学费太不值了。那两年,我完全没有娱乐,也没有社交。
考试前,我在图书馆复习。
我没跟家人以外的任何人讲过学会计这个事儿,后来很多人知道了跟我说:“你为什么工作了还有时间去学习会计,好厉害。”其实人和人之间产生差距,真的是你如何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如果一个用来娱乐,一个用来学习,那么一两年之后,差距就会显现出来。
2017年,和家人在美丽的UBC大学校园。
2018年,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后,我从UBC大学顺利毕业,拿到了加拿大会计专业的文凭。尽管我拥有了相关的学历,但没有加拿大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CPA),工作机会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尝试去一些小的会计事务所找工作,甚至小到那种只有两个人的会计事务所,我都去面试了,他们也没给我offer。因为我没有经验,他们也不愿意去培养一个新人。
找不到工作,我变得焦虑和暴躁,每天回到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后来,我同学介绍我去他工作的一家会计事务所,我的工作才稳定下来。在那家会计事务所工作期间,我考下了CPA 证。
从UBC毕业后找到工作,我和朋友一起庆祝。
国内的CPA考试是自主报名,只要你准备充足,可以随时报名参加考试,但在加拿大不一样。加拿大的CPA有四轮考试,每一轮考试之前都需要上课,时间是固定的两个月。课程中要交作业,作业达到一定分数才有资格报名考试,分数不够,就要再重新学重新申请考试。这样一套流程下来,考完试就像是又读了两年大专一样。
那时每天都要保证学习的进度,孩子只能继续由我妈妈帮我照顾。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利用下班时间,在办公室一直学到晚上10点。深夜,冷清的办公室里陪伴我的只有灯光,还经常被写字楼巡视的保安询问,究竟几点才能离开。在家里,我把知识点全部手写到卡片上,贴在镜子上,每天照镜子时候都可以看。
有时候一门课一个月的时间要求写 20 个真题案例,我会把往年所有考试的真题全部拿出来写一遍,写足 40 个案例。公司有一些已经考过CPA的同事很热情地给我提供帮助,写完案例后,我就麻烦他们帮我修改,然后对照着遗忘的知识点加深学习,再把每一个案例做成一张思维导图贴在墙上,家里走廊一面的墙被我贴满了。
最难的是最后一轮的综合考试,这门考试把财务、会计、审计、税法......所有的知识糅合在一起考。连续三天考14个小时,为了全力备考,我请了一个月的假。事务所里其他备考的同事,复习时间段一般是早晨8点到下午5点,剩余的时间用来娱乐和放松,而我的学习时间是早晨8点到晚上11点。我已经很久没有时间陪伴儿子和家人了,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一次性通过。
第四轮考试的特点是是题量非常大,很难做完,考试过程中,很多人甚至都不敢上厕所。试题难度也大,考试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考场里的考生越来越少,一些考生觉得反正也通过不了了,后面的考试直接弃考。而我的想法是,不管怎么样,我要把我知道的东西全部都写出来。最终,我通过了加拿大的CPA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