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竖向设计(或称垂直设计、竖向布置)是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及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标高)设计,将场地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和经济、安全和景观等方面的要求,成为适宜建设的建筑场地。
竖向设计的依据:
一般来说,根据建设具体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填挖土方量,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场地地面排水,并解决好场地内外按规划控制要求的高程衔接,这些对场地地面及建、构筑物等的高程(标高)作出的设计与安排,通称为场地竖向设计。
竖向布置的任务:
1.选择建筑地坪标高和广场等的标高及其连接关系。
2.确定道路标高和坡度。
3.拟定场地排水系统,保证地面排水通畅,不积水。
4.确定场地平土标高,计算土石方填、挖工程量,力求填挖总量最小,并接近平衡
5.合理布置竖向设计必要的工程设施(挡土墙、护坡等)和排水构筑物(排水沟、排洪沟、截洪沟等)。
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主要有: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3、《防洪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第一节 竖向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场地设计地面形式
场地设计地面形式是将自然地形改造成为满足使用功能的人工地形,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可分别设计成平坡式、台地式及混合式。
1)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8%时,可采用平坡式布置。
2)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可采用台地式布置。台地高度以为1.5~3.0m,台地之间应设挡土墙或护坡联系。
3)采用混合式布置时,台地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相协调。
下图为平坡式:

下图为台地式:

二、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
·边坡
边坡是一段连续的斜坡面。为了保证土体和岩石的稳定,斜坡面必须具有稳定的坡度,称为边坡坡度,一般用高宽比表示。

·挡土墙
挡土墙是主要承受土压力,防止土体塌滑的墙式构筑物,多用砖、毛石和混凝土建造。
当设计地面和自然地形之间有一定高差时,或处在不良地质处,或者易受水流冲刷导致坍塌滑动的边坡,当采用一般铺砌护坡不能满足防护要求时,或者用地受限制地段,宜设置挡土墙。
下图为重力式挡土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