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江南烟雨里的爱情,常常是从一把伞开始的。《白蛇传》中最著名的选段之一《游湖借伞》,就是讲的这样一个故事。白素贞和小青游西湖时,遇到了清秀善良的老实人许仙。正巧天降春雨,三人同乘一船。许仙和白素贞一见钟情,在借伞还伞的过程中互表心意,定下终身。而那一柄见证了爱情与姻缘的青竹伞,便成为了他们的媒人,张示着“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灵魂追慕,诉说了“千年等一回”的凄美爱情。爱用伞的人,一定是懂诗情的人,能安享伞下的浪漫,能亲近伞外的风景。在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里,多金潇洒的范柳原,为何就情有独钟地爱上了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白流苏?内里原因,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白流苏撑伞坐在花园里,于疏雨淅沥中安静等着范柳原玩乐回来。当时范柳原本是率着一群人喧闹嘻哈地游玩归来,但“柳原瞥见流苏的伞”,刹那间如触电般感到白流苏身上那种艺术的、诗意的、浪漫的意境之美,便立刻向她走来,从此两人的关系也正式走入了爱情的基调——一场雨,一把伞,冲开了范柳原心门里对心灵澄澈、灵魂纯净感情的向往。

有人说“伞”和“散”谐音,所以寓意不吉利。其实在古时,圆形的伞,寓意的正是团圆、美满、平安、吉祥,也喻示着恩爱百年。当许仙和白素贞为彼此在雨中撑伞,他们就是撑起了一世的盟约,那是相约要挡风遮雨、同风共雨的盟誓。所以余光中在一首名叫《伞盟》的诗中这样写道:
雨无论是用什么做成
用绯色的氛围或橙色的光晕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
人生的路上无论风雨潇潇还是烈日灼灼,愿有一个人,能为你撑伞、陪你共伞,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雪严寒,愿有一个人,能送伞接你,举伞迎你。这正像梁实秋在《送行》里写的那样:“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当然,伞下承载的,不仅是爱情。杨万里诗说,“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如果滴雨了,会是撑开的伞最先知道;如果没带伞,那是父母家人最先知道——每个人一定都有过上学时突遇降雨,下课一转头,发现门口聚了一堆父母来送伞的童年回忆。这就像是余光中在《亲情伞》中所说: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雨势和风声
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把撑开在风雨中的“亲情伞”。童年是那么短而疏忽,人生是那么长而艰难。未来,风雨还会来袭,烈日还会灼人,而当年为你撑起一片天的人,他还在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