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认识到和父母的相处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
有人说,我们与朋友、同事待在一起时,都能够获得一种较为平衡、和谐的相处方式,但一回到家,与父母相处则不行。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对朋友和同事更加宽容,要求也更少。你会不自觉地注意到“边界”,多多少少维持一种距离感。
而我们蒙受父母养育多年,我们早已习惯这种“照顾与被照顾”的模式。这是一种十分亲密且带有依赖性的关系。
一旦长大,自我意识觉醒但又尚未脱离这种关系模式,于是矛盾开始凸显,心中生出许多不满。
此时,我们要做的便是正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拿“爱与被爱”当借口,捆绑自己与他人,我们应该且有必要去尝试营造一种“成年式”的相处模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种言论: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孩,便会开始意识到父母曾经的不易。
那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尚未担任养育角色时,很难甚至无法真正地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
而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发现,其实我们都想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是苦于能力不够。
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尝试把父母当成一个普通人,去体谅,去维护边界,去创造更和谐的相处模式。
3/
展现自己的能力,负起自己的责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很多时候,父母干预我们的选择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没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他们用既往的经验规划我们的人生。
他们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对我们最合理有效的建议。
因此想要拥有自由的第一步,便是让他们相信我们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
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能力,让他们内心感到安定,父母便会减少甚至不再干预我们的生活。
要知道,对家庭环境的不满和无力其实本质上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认可。
当父母渐渐变老,我们会逐渐体会到这种责任感和压力,矛盾通常也在这个时期爆发,而幸好,这一切终将得到解决。
你要做的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让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变得更加有说服力。
人一独立,自由便随之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