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颛顼部族大举东进,击败了少昊部族,于是亲睦破裂,和平不复存在,琴瑟都丢入大壑,正是对这种破裂的神话解释!
而帝俊部族在经历这次重大变故之后,为谋求生存不得不大举迁徙,变成了散居四方的格局。而少昊则带着他的氏族来到了西方。死后,被尊称为金天氏,为西方天帝。当少昊西迁之后,氏族也将原先东方的地名带到了西方,所以在后代传说中,东西方皆有扶桑、穷桑等地名。
(五)神谱抹除随着部族的解体与离散,作为远古东方部族的始祖神明与发明创造者的始祖,帝俊之名虽然依旧在后裔部族中传颂,但是时代潮流仍然在不断的冲刷着他们记忆的堤防。
远祖的身影离他们越来越远,远祖的功绩也越来越模糊,那些逐渐被少典氏族同化的后代,只能说出近世祖先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于是,帝俊之名逐渐消散于后人口中与脑海!
但是,使帝俊神话真正消解的并非这个原因,而是来自于文明社会政治与历史的巨大作用。为了大一统的炎黄共同信仰,开始重构有利于自己的神族谱系,而重构的方式则有两种:
其一为:改头换面
对帝俊的改头换面是通过创作五帝之一的帝喾来实现的。以帝喾直接取代帝俊,更名改姓,可谓釜底抽薪!
比如《帝王世系》中云:
“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虽然这种野史已经将其改造,但还是留下了“其名曰俊”的痕迹。
而到了《史记·五帝本纪》中,变为了“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直接将“其名曰俊”省略掉了,这一细微变化,直接将帝俊对帝喾的最后一丝阴影抹除,达到了脱胎换骨的效果!
其二为:移花接木
将关于帝俊身上最有活力、影响力较大的神话分化开来,将其嫁接到黄帝、颛顼和尧、舜身上,使他们身上都有帝俊的影子,达到削弱消解帝俊神话的目的。
比如,帝俊之妻为常羲与羲和,分别孕育十二月和十日,这也是帝俊神话的精髓,但是却将其转嫁到黄帝头上,变成了“黄帝使羲和做占日,常仪做占月”。帝俊的二位伟大妻子,变成了黄帝手下掌管历法的大臣。
再如,羿射九日神话也是帝俊神话的精彩内容,本来是“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之百艰”也就是说是帝俊派遣后羿铲凶除恶的,但是到了《淮南子》中,又变成了“尧之时,十日并出,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看到了吧,万民把这个功劳都给了尧!
在偷梁换柱之后,帝俊神话开始逐渐消解,帝俊的诸多子孙后裔纷纷改名换姓,于是乎,帝鸿成了黄帝之子,中容成了颛顼之子,契成了帝喾之子,后稷也成了帝喾子孙,而帝俊之妻常羲则改嫁帝喾,娥皇也走进了舜的宫中……
人去楼空,帝俊神话的楼阁终于塌陷,仅剩一堆残垣断壁,令人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