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我们这里,夏天最著名的歌唱家。整个夏天,他们都扯着嗓子歌唱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像在向人们炫耀着并不婉转的歌喉和独占枝头的荣耀。
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所以这种昆虫成了我们农村孩子最好的玩物了。
要得到一只蝉,方法还是很多的。现在的孩子都不玩这个了,只是大人想卖钱,就在晚上,拿着手电筒到树林里四处找它的幼虫,我们把它叫做“知了猴”。“知了猴”体外有一层很硬的壳,脱掉这层壳,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知了,这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说它美丽是因为刚从壳里出来时,肌肤娇嫩,带着微微的粉红色或者浅绿色,透明的翅膀,常常被人用来比喻薄薄的透明的美丽纱衣,你猜对了,就是“薄如蝉翼”。
蝉有天敌,像蚋,会*死蝉的卵;还有螳螂,可是捕蝉的高手,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是,很多时候后面并没有黄雀,蝉自然就成了螳螂的美食。这些天敌跟人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蝉最大最可怕的天敌无疑就是人类了,人类好像已经成为生物界最厉害,最有智慧的天敌了,并且已经成为了生物界的公敌,因为人无所不吃。
现在的人吃蝉是尝鲜,是食尽山珍海味以后的美食探索,而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吃蝉是果腹,是艰难岁月的无米之炊,是打牙祭,改善生活。
本来一个很轻松的话题,让我说的有点沉重了。其实,我已经告诉了你一种捕蝉的方法,你捉住了“知了猴”也就捉住了一只隔夜就能羽化成蝶的美蝉。对于放歌于高枝的明星歌蝉,要捉住他是需要动脑筋的。人,只要一动歪脑筋,准能想出馊主意,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有时是损人也不利己的事,这可能是人类的专长!
第二种捕蝉的方法是在竹竿的一端粘上一些柏油,人拿着竹竿的一端,悄悄靠近叮在树上的蝉,用柏油去粘住蝉的翅膀。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面筋代替柏油,效果也非常的好。
第三种,可以拔一根牛尾或者马尾的长毛,毛的一端系在竹竿的上端,另一端打一个活结,我们可以用这个活结束住蝉的头部,蝉就像一只风筝被牛尾牵着。
第四种,还可以用纱网或者塑料袋做一个舀子,只要把蝉罩住,他就在劫难了。
用强光照射,摇晃树木,蝉就会向着光飞过来,毕竟谁都是渴望光明的,但对蝉来说这是一道死光,无异于飞蛾扑火。
蝉四年地下炼狱,赢得一个月的光明,也许不到一个月就死于非命,让人唏嘘感叹生命的短暂,无常。
人类,缘何不能善待共处于一个星球上的生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