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配图:永和宫
说到瑾妃,大家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但她有一个妹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她就是光绪皇帝的另一个皇妃——珍妃。光绪帝作为慈禧太后控制下的木偶皇帝,一生只有“一后二妃”,皇后是慈禧为其钦选的裕隆皇后,而两个妃子是一对姐妹花,一个是与光绪最情投意合且最得宠爱的珍妃,还有一个就是慈禧不疼光绪不爱的瑾妃。
九州配图:瑾妃
瑾妃是时任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大女儿,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瑾妃出嫁之时,家里为她挑选了一件用天然玉石雕琢而成、有着美好寓意的无价之宝——翠玉白菜作为她的陪嫁之物。当时的清廷后宫非常喜好翡翠饰品,而翠玉白菜有着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以及一只蝗虫和蝈蝈,既象征了女子冰清玉洁,也取蝗虫繁殖能力强而寓意多子多福。
九州配图:翠玉白菜精美雕刻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等原清廷皇室人员被迁出了紫禁城。次年十月,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件“胖娘娘”的珍贵陪嫁品也连同其他文物被收藏于故宫之中。此后,这棵翠玉白菜便一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所珍藏。直到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之后,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蒋介石开始了有预谋的撤台计划,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悄悄将包括翠玉白菜在内的无数珍宝带到了台湾。当台北故宫落成之后,这件珍世之品便一直珍藏其中,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最闻名遐迩的镇馆之宝。
九州配图:国民党撤台
翠玉白菜的“身世”传说根据现今的所有资料,我们实际上比较确定的是这颗翠玉白菜最早是永和宫的摆设饰品,而这件富有美好寓意的稀世珍宝是否真的是瑾妃入宫之时的陪嫁品已无法考证。即便文博界和历史学界的这一推断属实的话,那这颗玉白菜的究竟又是什么来历呢?是特意打造的嫁妆还是原本已有的收藏品呢?
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宫之宝“翠玉白菜”的来历,坊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清朝时期,皇室和达官贵人都崇尚翡翠玉器,认为玉器不仅剔透靓丽,而且还温润养神,有延年益寿之功。因此每每等到要进贡珍品给朝廷大官及皇帝的时节,各地官员便四下收罗奇珍异宝。百姓贡献的珍品如果被选中,除了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之外,还会因此荣耀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