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垃圾当成不同的“物什”去处理。这种做法,就是“化废为宝”。面对小人的一系列动作时,我们应该要有“化害为宝”的想法在其中。
正如余秋雨所言:“受过诬陷的人须“化害为宝”,在内心建立起一些戒律。”
很多人感到很疑惑,为什么要“化害为宝”呢?其实就要从两点去思考。首先,当这件事儿仍旧没有发生时,你的做法,就是立刻把这件事“打住”,不让它继续发酵,也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做法,防患于未然,显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另外,倘若自己已然受到了侵害,你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现实时,继续和小人硬扛下去也无济于事。那么,就该把锋芒收敛起来,让小人得意一会,不和他计较,悄然远离。如同荀子所言“敬小人”一般。
一个人,能前进是本事,能后退更是智慧。就像滔天巨浪一般,它要想汇聚起来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也是在“攻防”的变换中慢慢积累的吗?为人处世,当如豆腐,可盐可甜,可荤可素,配啥都能吃得开。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小人传谣言,却没有看见被传谣言的那个人会传小人的谣言。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心的“戒律”使然。这种“戒律”,说到底,就是人的人格和底线。
我们总是说要“打狗”,可未曾说过要“咬狗”。倘若和小人纠缠在一起,不就是“狗咬狗”了吗?所以,面对小人的挑衅时,要有“能攻能防”的智慧在其中,才能少干傻事,少干错事,以免后悔莫及,得不偿失。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对付小人,你不需要和他斤斤计较,只要过得比他好,那就可以了。”
身边很多的朋友,他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事儿。那就是每次听到有小人在背后“嚼舌根”,在污蔑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总是变得纠结,头脑变得烦躁起来。如此,他们不仅整天的心情被毁了,而且生活工作也没动力了。
要知道,倘若你的生活越过越惨,那就正中小人的下怀了。因为他们多是见不得人好的人,见到你雪上加霜,他们只会是更加高兴,更加得意。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活得这般纠结呢?如果这件事你无法忘怀,也无法改变,那么,就回到岗位上默默地赚钱。要知道,有钱有酒真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倘若你有一天小有成就,甚至有钱有财,你会和小人纠结吗?不会。
他们就像是狗皮膏药,不仅会在言语上讽刺你,更会粘在你的身上,给你的生活造成持续性的伤害。为人处世,小人很多,你数也数不过来。所以,日子怎么过,看自己的心情,而不是看小人。
古语说得好:“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不过是见利忘义之人,你有好处,有本事,他们绝对不会明面上和你杠到底。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赚钱,就是人的底气。
往后余生,遇到小人,能给他点颜色看看的,就给他点颜色看看。可如果不想纠缠太多,还是那句话,好好赚钱,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小人太多,生活不易,又何必非要让自己身处“垃圾围城”的境地呢?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