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听起来简单却没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的原则。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发现女儿遇到麻烦,本能反应想帮女儿尽快摆脱困境,急迫地告诉她该怎样做,或者批评她做错了。
虽是人之常情,但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女儿,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看来,这无异于“横加干涉”,甚至是“横加指责”。其结果便是女儿不再向父亲敞开心扉,担心一张嘴就遭到爸爸的训斥。
对此,史蒂夫·比达尔夫提供了两个策略:
- 避免成为管道工或警察。管道工的任务是哪里坏了就去修哪里,而爸爸不是到处去“修理”问题,而是主动发现问题。警察做判断,逮捕、审讯犯人,而孩子是最反感被审判或批评的态度对待。
- 记住“回力镖”这个词。女儿一张嘴说话,爸爸们立刻联想起了自己某段相似经历,于是开始讲述“我当时……”请尽量不要这么做,谈话的重点和注意力应该是孩子。女儿好不容易酝酿好的情绪,被大人的感受突然插一杠子,她可能会咽下所有想说的话。
父母需要和女儿详细讨论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但不一定全都靠嘴来说。
日常对待邻居、外地人、残疾人、肥胖人群等“不那么酷”的普通人。父母需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教会女儿如何对待他人,尤其是弱者。
小学时就需要和女儿讨论性。小学低年级教会女儿男女有别,中年级教会女儿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高年级则教会她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到了中学,则有必要给女儿讲一讲性的知识,并教会女儿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一块在咱们国家非常稀缺。
男孩子通过和爸爸肩并肩,像学徒一样从爸爸那里了解世事,而女孩子则依靠自己的耳朵完成这个过程。
女孩身上有个天然的雷达,能及时捕捉到爸爸和其他男性长辈对她的评价,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的评价更加敏感。这一点我们在女孩小时候却总是忽略,以为“她还小”。
女儿从爸爸那里得到信息,知道应该期待从男人那里得到怎样的待遇。影响女孩长大后自信心的头号因素就是她与父亲的关系。
爸爸们务必仔细回忆自己平时对女儿说话的语气,是否有耐心、是否温和。同样地,你对妈妈以及其他女性说话的语气,也会在女孩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进而影响她对整个“男性世界”的认知。女孩非常需要爸爸喜欢和她待在一起,耐心听她说话,并对她和妈妈温柔、尊重。
以上6条,也许有些爸爸的第一反应是:天哪,我怎么可能做得到?
的确,尤其在我们中国,我们习惯了父亲充当挣钱养家的“硬”角色,谈起温柔地陪伴女儿,不少爸爸觉得简直难以接受。不过好爸爸都不是天生的,也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产生的。
随着可爱的小女儿不断长大,我们终要面对她会变为“女人”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迫地“女大避父”,往往一不小心就伤害了女儿幼小的自尊心。努力搞好和女儿的关系,你将融化她的心,弥补以前你对她无意中造成的任何伤害。
,